第607章 单刀赴会!独闯土佐勤王党!【6000(2/4)

此人精通汉学、洋学,对西方文明的了解比闭塞保守的攘夷主义者要深厚得多。

他认为拒绝全球化、排斥西方完全是脑子进水的腐儒空论。

一言以蔽之——吉田东洋主张开港通商,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强大自身,然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他把破除门第、殖产兴业、军制改革、建国贸易等,富国强兵作为目的改革。

就政治立场而言,吉田东洋是坚定的佐幕派。

在他看来,尊王攘夷实乃荒诞不经、不值一驳的谬论。

吉田东洋熟知日本历史,所以他心里很清楚:京都朝廷早就在武家崛起的岁月中彻底丧失了领导权威和执政能力。

那深居在御所中的天皇,现在无非为名义上的神道大祭司,一个精神象征罢了。

到目下,长州等势力高喊尊王,私下里的政治目的是要用树立天皇为天下共主的名目,来掩饰他们企图将事态推进到打倒幕府,重新分配权力的野心。

出于对这些野心家的不信任,尤其是认定京都朝廷根本不具备领导国家的能力,吉田东洋和其他佐幕者一样,对尊王攘夷的观念嗤之以鼻,认为所谓的尊王攘夷不过是望天打卦、坐而论道、误国误民!

而这,便与武市半平太的观念产生冲突了。

武市半平太,生于文政12年(1829),讳小楯,通称半平太,别号瑞山,身份阶级是夹在上士和乡士之间的白札乡士。

在等级制度无比森严的土佐藩,白札乡士的地位和待遇虽比乡士要稍好一些,但就总体而言,它仍然是备受上士歧视和压迫的下等阶级。

尽管身份卑微,但武市半平太硬是凭着惊人的毅力和过人的才华,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论文,他精通汉学、国学、水户学等诸多学问,

论武,他师从江户三大道场之一的桃井道场并且取得塾头的地位,乃一流的镜心明智流剑客。

除了文武双全之外,他还很擅长和歌、绘画,尤擅美人画。

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仪表堂堂的美男子,皮肤白皙,相貌英俊,体格强健,据说他的身高超过180cm。

嘉永2年(1849),他在高知城(土佐藩的首都)的新町开设了一间专门面向藩内的白札乡士和乡士的剑术道场。

在传授剑术之余,他还教授文化知识。

因阶级身份所限,土佐藩的白札乡士和乡士们很难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武市半平太的这种堪比“普罗米修斯传火”的行为,使得他在藩内的威望大涨。

白札乡士和乡士自不必说,甚至有不少上士都对武市半平太青睐有加。

出于此故,即使是并非武市学徒的人,也时常尊称他为“武市先生”、“武市老师”。

与吉田东洋不同,武市半平太乃坚定的尊攘派。

万延元年(1860),随着樱田门外之变这一“黑天鹅事件”的发生,大老井伊直弼被杀,尊王攘夷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兴起。

立志为尊攘大业献上一份心力的武市半平太,于此时候以进修剑术为名,带领诸多学生周游各藩,了解国内外形势,并与他藩的尊攘志士取得联系。

他经常与桂小五郎、久坂玄瑞、高杉晋作等尊攘派的长州藩士交流。

文久元年(1861),他提出“一藩勤王”的口号,集结土佐藩内的诸多同志,组成“土佐勤王党”。

身为组织的发起者,武市半平太自然而然地被推为土佐勤王党的盟主。

光从名字来看,该组织的目标与政治立场一目了然。

对于武市半平太及其麾下的土佐勤王党所提出的尊攘主张,吉田东洋所抱持的态度就一个词——嗤之以鼻!

武市半平太曾亲身前往藩厅,试图说服吉田东洋支持尊攘运动。

结果,吉田东洋毫不留情地讥讽武市半平太:“瑞山先生真是不了解日本的历史呀!每当天皇和公卿骚动,必定天下大乱!保元平治治乱、南北朝之乱,哪一次不是因为朝廷贪恋权力,导致哀鸿遍地,民不聊生?”

武市半平太是乡士中最杰出的人物,可吉田东洋亦为上士中才学最出众的一位。

论口才、学问,后者并不比前者差。

吉田东洋的滔滔言词,当面把武市半平太驳得哑口无言。

就这样,吉田东洋与藩内的尊攘势力结下了解不开的梁子。

除了尊攘势力之外,吉田东洋同时也与藩内的保守势力对立。

在展开大刀阔斧的藩政改革后,吉田东洋以雷霆手段把一大批藩中老臣清理出去,如世袭家老深鼎尾,其他家老福冈宫内、深尾弘人等等莫不如是。

这一批老藩臣平日里养尊处优不思进取行事保守,吉田东洋办理他们并非出于私怨,而是为了减少改革藩政的阻力。不去掉这些保守分子,则事情多有阻碍。

这一批家老大吏的俸禄被削、官制被夺,自是对吉田东洋恨之入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