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 商照期末考试(一)(1/2)
与一拆不同的是,二拆(期末考试)并没有让我等待太久。>
大概约有一周左右的时间,我就收到了网站的提醒——二拆的口拆。>
那其中最关键的自然还是谁是拆官了,结果让我又在原地叹气了数十秒:ryan。>
这位已经与他打过多次交道。还记得最早时候见他的时候,他还给我们介绍航校的种种:最主要的还是围绕着介绍怎么进入排班系统,以及对于航校飞机的介绍。纵使是快一年的时间,仍然保留着对于之前讲解的文稿。>
每一次的讲评也附在其中。但这些只是教员在网站上原模原样的评语, 并没有太多的修改。而且也坚持了一点的时间。后面,更多的,还是在纸质上,记录着。>
眼看着,就要快满一本了。最早在falcon的时候,就是希望能够写完一整本, 这样就会有很高的纪念价值,并且对于复习的时候也是有帮助的。>
ryan此人, 更多接触的还是在商照阶段。基本上, 每一个考试都与他有关。不知道是运气真的“太好”了,还是如何。>
从一开始,对于他并没有太深的印象。只是觉得他的蓝色瞳孔很不一样,有摄人心魄的感觉。同时,从oliver的口中得知,他有些奇怪,会在考试的时候画别人的心电图。>
这可就有些匪夷所思了。又听说他是学过心理学的,对这一方面颇有研究。因此,或许通过学生的呼吸和观察动脉的流动速度,因此来判断具体的图形形状。>
从第一次商照一拆第二次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他的行为。>
还记得他当时:用签字笔用力,但不算清晰地描绘着心电图上的波动。时而间隔长,时而对峰值画得更高。这还是挺匪夷所思的,确实是头一次见到有教员能做出如此行为的。>
oliver和我都感受到了此人的恐惧所在,是别样的恐惧氛围。>
并且,虽然他的学生对ryan的评价并不能算差。但是我实在是没有感受到他的任何善意。而且教员对自己的学生肯定是比较重视, 这关系着很多。就这一点方面来说,可能还是大魔王chonghun来的实在一点。>
前面说到教员会在意自己的学生,这还是很好理解的。>
一,从人情上来说,很明显确实解释得通。>
二,也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之前听教员们在大厅内聊天。所说的内容大致就是过拆率的问题。每一个人都在比谁的过拆率高。有教员甚至是百分之百的通过率,不管是对校方,还是对局方的检查。>
最终的原因,还是因为若这个比例能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就会有做校方拆官的资格。这也是一个硬性的指标。>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学员,明明已经满足了能够通过考试的资质。但是教员却迟迟不放人,不让他去考试。>
这是有存在的案例的。lim的教员,就因为这个没有让他去考试。最终。想要换一个更加简单的拆官,因此满足通过率。>
……>
对于口拆的考试的这一天,终于来了。>
ryan已经认出了我,让我直接去房间内等他就好。>
由于已经知道了他的一些习性,因此在考核前特意把和他考试那一次的评语仔细研读了一番。真所谓有所对策。>
相比他之前都已经知道了我的弱点。反过来说,我对他的出题套路也摸清楚了。可能从某种角度来说,这还是比较赚的,毕竟是“熟人”。>
因此, 确实如我所料。对于每一个提问,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东西。从画图到系统, 再到各个模块的问题,都基本上了解的比较清楚。>
唯一与之前考试不同的是,跨城飞行计划的填写和描述。>
这就又回到了最初始的私照阶段:那个时候,对于飞行计划的填写还是挺重视的。>
还记得第一次,sungook带领我们在晚上六七点左右,进行了飞行计划准备实施的教学。这在国内的航校里面,其实是提到过一次的。但是有一些术语还是有所不同。>
国内的院校中,强调更多的还是类似于qdqdr,rb的术语,这些表面上是用来出题用的,让学生掌握各个角度之间的关系和计算。但若是实际应用上来说,应该就是对未飞航段的计算与推断。>
但是在国外低,并没有看到过这些术语的出现。因此,在一开始的时候,还是比较疑惑的。两者有共性,也有一些区分。>
但实际上制图的时候,都是一样的。>
这是国内教学这个模块的时候,实在是有些遥远了。距离那段时间,至少有一年半。因此,在刚开始作图的时候,就会显得很生疏。>
往进一步说,有很多地方都是对e6b的运用。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对于这个名词还是很陌生的。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