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春闱科举(2/2)

陛下让微臣在无任何功勋建树的情况下,还能品尝到此等佳肴,就算是死,也值得了。”

“......”

众四人纷纷表明忠心。

赵长青点头微笑。

心中很满意四人陆续开口的声音。

瞧瞧,这就是奸臣,巧言令色的本事估计都是与生俱来的吧?

有了这四人在,还怕不会有昏庸值赚取?

对了,再加上一个和珅。

四人在用完午膳之后,便被皇帝打发走了,他让和珅带着他们四人先去翰林院熟悉熟悉环境了。

五大奸臣,走在一起。

这一幕,可谓经典啊。

赵长青现在怎么看这四个人怎么顺眼。

但是,他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如若按照旧制,四人去翰林院待一段时间,凑一下履历和经验,那么就未免也太大材小用了。

自己得和别人商议一下,看看如安排这四人为好。

也为尽早赚取昏庸值做足准备,毕竟,他现在愈发感觉到系统即将苏醒了。

就因为这样一件事情,他专门还去请教了诸葛亮,说道:“这四人皆是人中龙凤,如今国家正值用人之际,倘若只偏居一偶,在翰林院里做修撰,未免有些浪费其才能了,朕想,让他们尽快为国家更好的效力。”

诸葛亮听懂了皇帝的意思,目前什么地方最缺人才呢?

那便是楚国,也就是现在的三州九道之地。

这四人是刚刚通过殿试,还不清楚朝廷的体系以及处理政务方面需要注意的东西,这个时候想要重用这四个人,陛下的心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要让这四个人都到三州九道之地任职。

他们都是刚绽放出来的莲花,洁白神圣,还没有经历朝廷污垢的污染,此刻将他们派往楚国,肯定是心中怀有赤子之心的报答陛下的重用之恩。

能将人性把控的如此细腻,也唯有陛下了。

而且这四人去往楚国之后,还能为皇帝陛下做很多的事情。

这才是陛下想要看到的吧?

诸葛亮想了想,顺水推舟道:“倒不如让这四人去三州九道磨炼一下?如今那里可是百废待兴,只要稍微一努力,就能够出现不小的政绩,对他们来讲,可是在合适不过了。”

赵长青想了想,觉得深以为然。

魏国是自己的依仗,是将来能够实现一统天下的跳板,不能让这四个人将魏国辛辛苦苦建设起来的实力搞垮了,去原楚国的疆域就再好不过了。

一方面天高皇帝远的,他们少了皇权的牵制,肯定是要贪污腐败做奸臣的,能为自己赚取一定的昏庸值。

二来还可以让这四个人作为自己的眼睛,替自己监视三州九道之地的任何风吹草动。

这可是再好不过的一件事情了。

赵长青想了想,便是拟了一份圣旨。

让这四个人在半个月以后赶赴三州九道之地任职。

起点很高,除了状元之外,其他人都做了一方道路的节度使。

至于状元,则是成为了一州参政。

不是主政,只不过是参政罢了。

但起点之高,居历届状元之最。

这种选择人才的方式,和任用人才的程度,可是开创了古之未有之先河。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