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助窦娥原尸还魂(2/5)
和他擦肩而过。他们都转过头来,用好奇的目光注视了宋公明好久,然后叽叽喳喳地议论了一番;凭空里走出一个如此打扮有气派的人来,他们真是难以想象。前面有一个牵着一头水牛的老者,宋公明加快脚步赶了上去。看见气度非凡的宋公明,老者也有点感到意外。他眯着双眼,仔细地打量着对方。
宋公明朝老者躬身施礼,问道:“老伯,你知道这附近有什么鬼怪出现过吗?”
老者愣了一下子,接上便莫名其妙地反问道:“师父,怎么问起这种事情呀?”
宋公明一时竟回答不出来。老者见他一副认真严肃的样子,就接上说:“好像古窑里倒是有些邪怪。”
“那里有鬼吗?”
老者吆喝着水牛,一边走一边回答说:“从好早的时候起就传说那古窑里有鬼;有人看见过,还是一个无头的女鬼;但是,却没有听说那个女鬼害过人。”
“老伯,那古窑在哪?”
“你往后看,在西头田间不是有个大土包吗?那就是古窑。”
宋公明转头往西一望,果然看到在一片田地中有一个单独突出的大土包。于是,他便谢了老者,转身朝那个古窑走去。他拐上一条小路,就直接走到古窑来了。
这古窑的大小,跟一幢茅屋差不多,只有一个进出的洞口,里面黑咕隆咚的。宋公明就打坐在窑洞口,闭目修炼,等着天黑。几个时辰过后,天色还没有全暗下来。宋公明听见窑里有女子忧伤的叹息声,睁开双眼便看见一个穿着绿色绣花衣服,披白色斗篷的靑年女子跪在面前。他白眼一翻,看出对方果然是一个没有头颅的鬼魂。倒是她身上的斗篷,隐隐之中泛着几分仙气。
宋公明问道:“何方鬼魂,为何跪在贫道面前?”
女子答道:“奴家窦娥,已经死了整整七十年了!道长可是修魂使者宋公明宋仙道?”
宋公明回答:“贫道就是。”
窦娥连忙拜道:“奴家总算等到宋仙道来了,请受奴家三拜。”
宋公明又问:“既然你已经死了七十年,为什么还要在世间地上躲躲藏藏呢?你难道不知,鬼魂在阳间呆得越久冥寿就越长,你想去轮回做人可就要够等了。”
“请宋仙道听奴家从头讲来吧!”窦娥接上道:“奴家生前身蒙大冤,被楚州太守桃杌砍头。那天,奴家身首异处之时,三魂七魄被冤气直托九霄,巧遇九天玄女娘娘。奴家求娘娘帮奴家伸冤,还奴家一个淸白之身。娘娘怜惜奴家心地善良,命薄当灾,便命侍女赏奴家一件白绸斗篷。并且,娘娘还告诉奴家,说奴家的父亲日后将中举为官,只要梦里相告定会替奴家出头伸冤雪耻。”
宋公明问:“那你又怎么到鄱阳湖里来了呢?”
窦娥接上说:“娘娘叮嘱:奴家的冤情已惊天地、泣鬼神,奴家的鬼魂还可以在世间地上有所作为,千万别急着去轮回做人,那样有些太惋惜;奴家请娘娘坦言相告,娘娘便给奴家指了一条路。”
“就是要你到鄱阳湖来?”
“是的。娘娘要奴家披上斗篷去千里之外的鄱阳湖,一来是躲避歹鬼怨魂的纠缠,二来是在鄱阳湖可以找一个阴森的地方修炼,有机会为人间百姓做些善事、积些阴德;七十年后,若遇上一个叫宋公明的修魂使者就请他帮助奴家原尸还魂,接上做人。现在,奴家真的等到宋仙道了。”
“原尸还魂?接上做人?贫道怎么可能?”宋公明疑惑不解地问。
窦娥接上道:“奴家也是觉得玄乎,但娘娘的话又不可不信。奴家便求娘娘说明白一点,娘娘就告诉奴家说:上天有感,会巧妙安排把奴家的尸身葬在一块仙灵福地上,使奴家的尸体百年不变色、千年不腐烂。娘娘还说:奴家冤气盖天,难得上天有好生之德,死而还活;只要奴家的鬼魂在世间地上行善积德,到时候有宋仙道相助,定能了却心愿。于是,七十年来,奴家救了因受屈自寻短见的人命十二条;在一次决堤洪灾中,奴家又救了戴家集三十六个百姓的性命;奴家帮贫扶困,惩恶扬善,虽未显身出名,倒也实在是为世人做了不少的善亊,也为自己积了蛮多阴德。相信宋仙道神机妙算,应该了解得到奴家七十年来的所作所为。”
宋公明稳心一算过后,感慨地说:“世间地上有你窦俄这样一个行善积德的女鬼侠魂,也真算得上是凡人有福啊。”
窦娥接上道:“奴家有时外出,凡人偶尔发现却看不见奴家的头颅;因此,奴家担心自己惊扰了凡人,便很少出去了。”
宋公明接上道:“不过,贫道已经算出你还有一桩善事未能完成。”
窦娥想了一下就反应过来了,接上说:“是啊!赵家塘赵婆婆的儿子和儿媳妇都在外谋生去了,她十五岁的孙女小莲不幸被人拐走,哭得死去活来;昨夜奴家已经打探到了正确消息,小莲已被卖到南康城的春香院;奴家这时正要去南康,宋仙道却来了。”
宋公明移身左侧,让出一条路来说:“窦娥,那你赶快先去办事吧,贫道还要再为你的事情稳心算算,过后便去帮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