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一章:游园(2)(1/2)
秦府假山并不如一般人家那般,在园子里单独空出一块地来堆砌,却是沿着内外院的隔墙而建,以片片细薄的太湖石堆垒,当中一条崎岖石路,颇有沿山而凿的野趣。
石路蜿蜒绵延,假山内石透清凉,五娘埋了头直往内走,直到一片空阔处才停了脚,竟是一间丈许大的石室,一张石凳,阳光自头顶上方假山空隙泄露而进,明亮如身处书房内室。
果然是别有洞天。耳旁听得莺声燕语隐隐传来,想来离船亭并不太远。倒是个清净歇息的好地方。
五娘索性在石凳上坐下,细细想着今儿见到的这些人。这是她第一次走进武昌府的内眷圈子,认识了很多人,了解了一些关系,但更多的是疑惑。虽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很多事情眼见耳听的未必是真,没有一颗玲珑七窍心也理不清这其中的脉络关系,但宴会中人与人的互动却会透露出更多的信息。
如大娘元春,有着武昌府第一才女的名头,又正值琦年玉貌,是该说亲的年纪,但方才一屋子的夫人奶奶们却少有打量她的,连打量四娘惠春的人都比看大娘的多,更别说看二娘三娘的了,就连才七岁的自己,都接了好几个奶奶善意打量的目光。
是翁家对大娘的亲事另有打算,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那个筠姐儿明显得秦家老太太的眼,惠春却在背后当着主人家秦珏的面奚落她,想起那一幕,五娘自己都觉得难堪。若四娘是当着筠姐儿这般说倒也罢了,顶多是性子耿直不圆滑,但背后说人,就太下作了,难免让人心生不齿。
难怪秦珏连打圆场的话都不愿意说。
但秦珏却又极顾及大娘惠春,若说这是闺阁女子投契,倒也说得过去,却也不该那般说不给四娘脸子,这中间必定有些她还不知道的原由在。
五娘想得入神,连假山外多了两个人的身影都未发觉,待听到脚步声警觉起身时,却正与进来的人打了个照面,却是两个男子。
五娘心里大惊,慌乱地遮了脸转身避开,想退出石室,那两人却正站在出口处,让她避无可避,只得站在原地,希望他们能先退出去。
但显然二人却并不愿如她所想,看见石室内的人影,两人也心下一惊,但她那副看见他们有如看见鬼般的惊慌失措,倒让人生出几分戏弄她的兴趣。
就听得少年清朗好听的声音笑道:“听说前几天钱三爷家的哥儿发了痴症,非说北边小庙里有什么神仙姐姐,遣了人去寻。舅舅,照我说,他可找错地儿了。”
五娘心下顿时着恼,这家伙说的,不就是钱三奶奶在花厅里打趣筠姐儿的吗
“嗯”另外一个声音略低沉,远不如少年来的兴味,想来就是被那少年叫做舅舅的人了。他说话略显缓慢,似乎一边说一边在思考着什么,低低的,却又并不显得苍老。
五娘却并不觉得惊讶。这个时代的女子嫁人早,生子自然也早,多的是儿子比娘家兄弟还大的情况。只不知这舅甥俩是如何到了这内院的假山中的。
少年并不受影响,语气里的促狭与调侃半点也不掩饰,“早先父亲说这石屋能辟邪招仙我还不信,以后可再不敢在这里胡来了。眨个眼儿,可不就冒出个神仙姐姐来了吗”
那舅舅却并不搭腔,但五娘知道,他必是在打量着她,后背凉沁沁如芒针般的难受感觉骗不了人。
想必这少年见她年纪小,出言便少了分寸,轻浮的让人恼恨。
五娘心下便越发恼怒,出口的话就多了几分火气,“这里是秦府内院。”所以男眷就该识相的赶紧退出去,否则惹来闲话不说,真闹出什么流言,秦通判也必不会轻易干休。
若是让沙氏知道她与男子在假山石室里相会,以沙氏的行事性格,她这辈子已经可以看到头了。
五娘心中急如星火,却不敢莽撞行事。一直以来她装傻充愣,却并不表示她就是真的傻,拿自己的清白与名声不当回事。
那少年却笑了起来,“这当然是我秦家的园子。”
主人家,难怪如此笃定。
“内院”五娘咬牙强调,脑子却转的飞快,这片假山无树木遮掩,若有人过来必会惊动亭子内的秦珏和元春几人,她们明知她在假山内却未阻止这两人入内不对,她们根本就不会让人进入内院
这一下,五娘惊出了一身冷汗。
“想明白了”舅舅的声音低沉而清冷,“这里是秦府的院子,却不是内院。”
五娘是真的慌了,好在并不乱,深吸口气,定了定神,说明情况,“我明明是从内院进的假山。”怎么可能到了外院
那少年这次倒是没有迟疑地给她解了惑:“这片假山能通内院与外院的,平日里中间的小门都是锁着的,今日想来是有客人才打开的。带你进来的丫头应该知道的。”
没有丫头,她是自己进来的。五娘默然。
身后的人也没有出声,穿过石缝的阳光投射进来,干净而清亮,带着尘埃特有的轻盈,少了尘世的喧腾与繁扰,静谧如流水,诉说着时光的美好与安详。
五娘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