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大运河工程(2/3)

的处境很理解,在这个世界所有人都是身不由己的棋子,更何况是貂蝉这样的弱女子。

朱标相信,若不是她觉醒了这么两个天赋,像她这样的漂亮女子,早就已经被高门大户中人收为外室,或者干脆已经被迈入青楼了。

“那你是怎么和王允联系的,如果你成功了,他们下一步会怎么做?”朱标又问道。

没有联系的方式,只有期限。

三年内只要奴家能控制着殿下杀掉太尉就算成功。

至于下一步计划,奴家也不知道,奴家只是一颗微不足道的棋子而已。

“原来如此!”

朱标微微眯起眼睛,思考着要不要利用貂蝉来一波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转眼又是两个月过去。

这两个月的时间,大明对于这座大汉王朝的帝都控制权再次加深。

随着冀州和司隶的贸易路线畅通无阻,在这座洛阳城里,各种各样的物资开始逐渐丰盛起来。

有了这样的物质基础,朱元璋便有了更进一步做事的计划。

很快一则告示就张贴到了整个洛阳城的大街小巷。

告示的内容只有一项,召工。

人数不限,管吃管住,而且还发工钱。

朝廷……确切的说是朱元璋如此大的动作自然吸引到了此刻洛阳城中诸多势力的注意。

无论是袁氏还是曹操都开始想方设法打探朱元璋此举的深意。

对此朱元璋也没有隐瞒的必要,所以很快朱元璋的计划就浮出水面。

“这个朱元璋疯了吗?”

“他竟然要修一条贯穿整个大汉帝国,北起冀州,经过兖州、司隶、豫州、扬州的大运河,这简直是痴人说梦。”

在得到消息之后,无论是郭嘉、荀彧还是曹操,袁绍都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说起来之前朱元璋就玩过这一套。

修缮过司隶到冀州、青州等地的官道。

但那也只是修缮而已,几万人花费一两个月就能完成了。

和现在朱元璋搞出来的大运河工程相比较,修缮道路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自古以来,修路、疏通运河都是劳民伤财的大事。

这样的事情没有哪个统治者胆敢大张旗鼓的去做,强大如秦,也在这样大规模的役使民夫中走向灭亡,更何况还是现在摇摇欲坠的大汉朝。

“现在也不用行使刺杀之事了,不出一年此人定然会为他的无知付出代价,到时候再来铲除他,定然不费吹灰之力!”这是包括袁绍在内所有洛阳城中对朱元璋不怀好意的势力的想法。

所以让人有些哭笑不得的是,这个消息一出,本来暗流涌动的洛阳城竟然因此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在等着看朱元璋的笑话。

对此,朱元璋一笑置之。

他依然还在按部就班的做着自己的事情。

甚至就连朱标禀报了貂蝉的事情之后,朱元璋也没有过多理会,甚至告诫朱标不要轻举妄动。

说实话,这让朱标很是不解。

这可不像自己那个喜欢钓鱼的老爹啊?

在这个时代,招工很容易

因为现在这个时代,缺衣缺粮,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闲人。

洛阳城外每天都有无数的百姓冻饿而死,在听到朝廷再次开始管吃管住招人干活的时候,只用了三天时间就蜂拥而来了五六万人。

与此同时,四面八方还有更多的流民听到消息之后正在往这边赶。

说实话,即便是朱元璋不给工钱,他们也愿意干。

朝廷能管吃管住,让他们不至于冻饿而死,对他们来说就已经是天大的恩德了。

不过朱元璋虽然抠门,但也不可能真的一分钱工钱不给他们发的。

当然这一次发的并非是五铢钱了,而是大明宝钞,一天三十块宝钞。

这种宝财在大汉帝国当然如同废纸,根本没有人认可。

但洛阳城中现如今已经有大明一百多家店铺,这些店铺都是这段时间朱元璋派人开起来的,这些店铺可是认可这种宝钞作用的,无论是谁拿着宝钞去这些店铺之中都可以买到任何东西。

而这些店铺中的商品,上到粮食、布匹、下到针头线脑、铁锅锄头无所不包,什么都卖。

甚至就连各种书籍都有售卖。

这样以来,无用的宝钞就有了属于自身的价值,自然开始在洛阳城流通了起来。

在很短的时间内,洛阳城竟然变得比以前更加繁华起来。

“不若我等帮他一把如何?”

“倒要看看他手中的粮食能支撑到什么时候?”在一处院子里,郭嘉、荀彧相对而坐,正在谈论朱元璋的执政方针。

他们两个现在的处境很特别,本来他们是要联合袁氏的。

但在接触了袁绍之后,他们敏锐的发现这个人是个志大才疏之人,而袁隗给他们的感觉又很怪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