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哥廷哈根(2/3)

去指挥人流分成两个移动方向。

这座据全国最新人口统计的计算下,拜亚王国总人口达到了惊人的6000万,光是国都哥廷哈根就足有450万人,占了将近十二分之一。

不止是拜亚本地人,作为北大陆最具代表性的国际性大都市之一,哥廷哈根时刻都有数量巨大的外国居民处于各种目的在此定居。

当踩在这片平坦的水泥地时,凃夫光是从笼罩车站的玻璃罩外,隐约见到了这座大都市周边一带轮廓。

无比巨大的飞艇在高空中驶进驶出,比在利茨见过的大了不少,顶部热气球蕴含的大量氢气声控,艇尾的风力推动器控制方向。

而连绵不绝的哥特式尖顶组成了一座城堡的形状,塔式结构的教堂散发着神圣的样貌,似乎是天主大教堂。

街道上还有类似的蒸汽怪物在轨道上有来有回,似乎是城际列车一类的交通工具,马路上除了最普遍的马车,时而还能见到做工并不算精致的私人蒸汽车。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穿着也各不相同,拜亚王国的人普遍喜欢穿着西装四件套,再戴上一定丝绸帽。

瑞恩王国的人也大差不差是这样的打扮,只是他们喜欢拄着拐杖,用力的敲打地面来展示自己骄傲的身份。

那些了来自兰蒂斯的家伙们则更浮夸一些,索加毕裔人种骨子里崇尚色彩,喜欢穿着更鲜艳的蓬蓬装,头顶是一副滑稽的三角帽,身份尊贵些的还踏着红鞋跟,在街道上实在张扬得过分。

来自时尚之都的人总是这样浮夸,喜欢用看土鳖的表情来瞧着他国人。

还有不少南大陆高原地带的人种,不少人都是被人骗到这里签订了不平等的契约合同,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帮资本家们干活。

他们皮肤更红润也更粗糙一些,浑身上下都带着凶悍的气息,在哥廷哈根与其他北大陆白色人种对比,显得格格不入。

这些都是在利茨很难见到的情形。

毕竟在国都中心宫殿附近,驻扎着几十个国家的外交大使馆,有大量外国人在此定居生活也很正常。

与利茨很相似的地方是即便在车站附近,也安置着一个巨大的工厂,它的通风口里冒着出滚滚黑色浓烟,比蒸汽火车还要夸张很多,工业废料从通风口排出后不断吹向城市。

“好大的工厂。”

凃夫的确被这样的景象给稍稍震撼了,像这种污染严重的大工业厂区,在他生活的时代大概会以m2.5指数严重超标的名义被强制整改吧。

“朋友,是第一次来这吗?不必如此惊讶。”

有本地的市民注意到他惊讶的眼神和带着北部海湾的口语,笑着提到,“其实像这样的工厂哥廷哈根还有好几十个,规模比一般工厂都要大得多,因为这是由政府特批的一项产业。”

“是生产武器的吗?”

“并不是,其实我也不太清楚,但挺人听说那种特殊的机器能够在不获取能量的前提下,还能继续工作。”

那主动搭话的男人也觉得这很好笑,“如果拿东西能实现的话,实在是不少工厂老板的毕生心愿,他们做梦都想不用发钱也能让工人们安心工作。”

“感谢您的回答。”

凃夫对这种在科学道路上注定错误的研究毫无兴趣,没想到这个世界也有人在研究这种东西。

在人群中行走的凃夫,很快便注意到了一个生活小细节。

比起显得很拘束的他国人民,这里的哥廷哈根本地人不管放在哪都最显眼,他们总是高高的昂起头,这大概就是拜亚王国近几十年变得强大,也让这个国家的子民挺起了腰杆。

“那边发生什么事了?”苏菲好奇的看过去,温斯特一家人从火车上下来时,便见到了前方不少人围成了一小圈,那里发生了一些状况。

“先生,快醒醒。”

“似乎是中暑了。”

“有没有医生或者从事医务人员帮忙。”

从旁人的话语中台判断,似乎是一位在车站附近招揽生意的车夫,不知是否因为疲劳过度啪地一声倒在地上,热心的市民们立刻找起能解决这件事的人。

“我是医生,让我来看看,大家尽量疏散开来,别挡住空气流动。”

从火车上走下一位头发油光水滑,长着两撇小胡子的男人,他抱着随身携带的箱子立刻蹲在那车夫旁边。

打开之后正是一盒医疗箱,经过检查后立刻动手救治起病人。

此刻,焦灼的情形顿时吸引了不少人来此围观,默默为那人加油。

小胡子医生两只手掌反按压着昏迷者的胸部,连续试了许多几次后才终于有了效果,昏迷过去的人吐出口气来。

他又趁势向那人嘴里喂了药,直到弄了许久昏迷者才慢慢悠悠的睁开眼睛。

“你的心脏有些问题,可能是遗传性疾病或其他什么,最好抽空去医院检查一遍,哪怕这会花不少钱也一定要及时治理,绝不能再拖下去了。”

那位干练的小胡子医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