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一个大胆的想法(1/3)
众人里,郭兼济的准备,应该是最充足的:他自己本来就喜欢设计一些极端注重质量,而完全不考虑造价的建筑,而这次为了拔下头筹,朋友又给他安排了几十个国内顶尖设计师做副手,众人集思广益一同设计,短短几天时间,就做了上百个方案。>
最便宜的不过十来亿造价,而最高的,甚至高达一千三百亿,还超了三百。>
中间一千亿、八百亿、六百亿、五百亿、两百亿,全都有。>
老外才喜欢做选择,基建狂魔的基本操作,就是“全都要”,因此,要论方案齐全,郭兼济绝对是众人里首屈一指,没有人能够与他相比。>
但是,其他人也不是浪得虚名。>
特别是比尔跟巴黎老人。>
这两人,一个聚集了数位世界前十级别的建筑师,另一个则是建筑界的“当代第一”。>
就像比尔说的那样,岂是单单靠人数,就可以超过的?>
因此,郭兼济也有些忐忑,或者说犹豫——到底是拿出那个众人一同设计的一千三百亿方案,还是冒险一把,拿出自己刚刚听到商羽的话后,临时冒出来的那个想法呢?>
前者是多人反复推敲的方案,比较稳,但未必出众。>
后者绝对能让人眼睛一亮,但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连预算都没有做过,能拿出来跟比尔、巴黎老人他们竞标吗?>
若是拿出那样一个简陋的方案,会不会贻笑大方呢?>
朋友专门让自己过来,还给安排了几十个副手,为的可不单单是设计一栋建筑。这种注定名垂青史的建筑,既然是国人要造的,自己就必须拿下设计。>
倘若公开竞争都赢不了,以后自己还有什么脸在建筑界混?>
那丢的可不是一个人的脸!>
“先看看,倘若有机会,就拿出那个‘一号方案’,如果前面两人的设计太出色,那没有办法,只能拿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去赌那一线可能性了!”郭兼济在心里想。>
而此时,比尔那边,已经把自己的方案递交到了商羽手中。>
然后说道:“我是这样想的,九天科技是一家非常特别的公司,在高精芯片领域可谓是全球首屈一指,建造的总部大楼自然也要有标志性。所以,我的设计是,一栋‘芯片’大楼!”>
说罢,他通过座位上连接屏幕的笔记本电脑,上传了自己设想中的“九天大厦”。>
那是一个极具现代气息的建筑:霓虹灯搭配夜照灯,在楼体上构建出了一个巨大的芯片纹路,外放的灯光通过特殊方式照射成四射的英文字母,看起来就仿佛置身在数据世界里一样。>
而这栋大楼的楼体,则是一块竖着立在地上的芯片。>
建筑风格堪称独一无二。>
最主要的是,各种东西合理的搭配,并且考虑到承重、防风、防震,把所有东西完美的串联在一起,近乎不可思议。>
“这些英文字母也可以改为汉字偏旁,或者你们夏国古代的甲骨文,会别有一番韵味。”比尔又说:“但我不建议改,因为只有英文字母,才可以彰显出数据世界的风韵。”>
这句话,让商羽、沈归根等人都不由得皱眉。>
设计是挺好,但那散落的英文符号,却显得有些不符合主题。>
如果九天科技是一家英美公司,那匹配度完美,可以说几乎无懈可击,但九天科技不是,商羽不想让自己的总部大楼整天冒英文。>
看着都膈应。>
但就像比尔说的,如果改了文字,整体就有些违和,难以到达完美。>
“差那么一点点意思,先看看别人的设计,如果没有更好的,咱们细谈一下如何修改吧!”商羽最终说。>
闻言,比尔不光不生气,反而笑了起来。>
“确实,时间仓促,没能尽善尽美,但我们可以细谈。”>
这时,其他人也纷纷献上设计,有人设计了同样的芯片大楼,但整体设计差了那么点意思,造价也完全不行,直接被商羽排除。>
也有人献上了一部“手机”,设想了超大屏幕,但一样有很多缺陷。>
单独看,似乎没什么差距,但若是放在一起对比,却能发现比尔的设计明显更有灵魂,相比较下其它设计都会黯然失色。>
让郭兼济不由得摇头。>
“怎么了,是觉得上面的那些不够好?”巴黎老人问郭兼济。>
“不是,我是觉得自己事先准备的方案胜算不高。”郭兼济摇头说:“我设计的是一栋‘盘龙大厦’,将一栋楼通过一道‘盘龙柱’,建造成一只千米高的巨龙。思路上没有太大问题,也不输于任何人,但想要毫无争议的取胜,有点难。即使侥幸胜了,也是胜之不武。”>
比尔的设计其实是完美无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