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偷合同和诬陷都不光彩(2/4)
几十万不过是小资金。
这就是一种抉择。
他翻看了秦时关给的合同,没什么大问题。
这种转包很简单,因为土地属于生产队,不能买卖,所以只能转包。
相当于赵鹏家将使用权又转包给秦时关,在生产队里的层面上,赵鹏家依然是这片地的承包人。
赵鹏让秦时关在车里等会,自己跑回家和父母打声招呼。
关于承包地的事情,赵正直基本不干涉。
地从开始承包到过程谈判,都是赵鹏负责。赵鹏事先也跟他们都通过气,让他们不需要操心这边的事情。
当然,种地所花费的钱,本来也是赵鹏以前赚到的,家里也不会和他计较这些。
父母现在全心都在鸡蛋生意上。
……
因为是高达75万的金额转账,镇上的银行解决不了这种事情。
这是98年,75万不仅对老百姓是天文数字,甚至对镇上的银行,也是一笔不小的金额。
他们的权限很有限。
要办理这种业务,需要去庆城市。
当然,估计南方很多发到的城市不存在这种情况。
但在庆城,人均年收入不到1000元的贫瘠之地,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赵鹏借秦时关的电话和武清联系,让他陪同自己一起。
他对这个年代的银行业务很陌生,有武清在边上照看着,保证不出差错。
谁知道秦时关这胖小子,有没有暗地里还想整他的想法呢。
防人之心,永远都不能缺。
尤其是这种生意场上久经沙场的老江湖。
车绕道到镇上,武清被接上车。
赵鹏只是简单说武清是自己朋友,秦时关何其聪明,瞬间明白赵鹏的心思。
他也不介意。
这么大一笔资金,放在谁身上都要谨慎。
没啥不能接受。
武清和赵鹏只是互相交换了眼神,车上还有其他人,他们也不方便多说什么。
武清安静地坐在后座上,默不作声。
车继续向市区进发。
赵鹏坐在副驾驶上,和秦时关随意聊着他们准备做的项目。
和前世一样,目标是建设一个蔬果加工厂。
庆城因为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日照时间长,所以这里的水果糖分很高,吃起来特别甜。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杏。
很多人提到杏子,多半会想到山西的杏。
但其实陇东的杏子也很好吃。
以赵鹏的村子为例,几乎每家院子周围都种满了杏树,每年三四月份时,漫天都是飘飞的杏花。
赵正直在职时是是位高级的园林工程师,所以他很会嫁接和种植果树。
最巅峰时,赵鹏家里里外外有四十多种不同的果树,单就杏树就有十几种。
通过和不同树木的嫁接,出来的杏子味道也完全不同,形状大小也不同。
在村东边的沟里,也就是赵鹏承包地的东面沟里,漫山遍野全部都是野生的杏树和桃树,还有枣树。
因为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半沟的果树都没人去采摘,一年年下来,都是开花结果成熟跌落,不断繁衍,渐渐地果树就长满整条沟。
所以这条沟赵家庄这段,又被称为果子沟。
秦时关的三秦集团选择在这里建个小项目,自然也是看中了这里得天独厚的蔬果资源。
虽然都是西北的省份,但是秦省明显要比陇省的思维更先进一些,经济也更发达。所以秦省的人才能跑到庆城来办厂子,而庆城人却只能整日守着满山遍野的宝贵财务受穷。
庆城除了生产杏子,还是苹果和李子,桃子的故乡。
庆城的苹果同样因为以上原因,特别甜,尤其是红富士,比起很秦省和鲁省某些著名的苹果品种不遑多让。
但庆城的苹果价格便宜。
上好的红富士,也就几毛钱出窖。
稍微带点黑点,或者过大过小的就都按蛇皮袋出售,一袋子也就几元钱,基本就是白菜价。
李子、桃子和梨子也都差不多。
水果这种东西,最大的麻烦是如何保鲜。
98年这个时候,庆城对外只有省道,弯弯曲曲,特别难走。
离庆城最近的大城市是秦省的长安市,只是距离200多公里。但要去长安,中间要经过著名的六盘山。
车要在盘山道上开多半天,不仅严重影响运输效果,而且还特别危险。
每年都有几十次交通事故。
尤其是冬天,稍微不注意车就会翻下山,车毁人亡。
所以,整个冬季,只要一下雪,庆城人基本哪里都无法去,完全被隔绝在家里。
都说要变富,先修路,交通的问题是限制庆城人民过上好日子最大的绊脚石。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