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褪色(3/3)

主,而且人们对褪色已经见怪不怪。

衣服买回去,都会用盐加热水烫下,基本就能除去褪色的情况。

不用懂原理,反正有用就可以。

客户这种低要求的需求自然促使生产商降低染色的研究,他们的目标只是将颜色染好,能在客户买的时候没有掉就可以。

至于后期效果并不关注。

一件十几元,甚至几元钱的衣服,能有多少要求呢。

而几十元的外套,色系就很单一,基本是以黑色,蓝色,绿色为主。

这些颜色褪色是整体褪,而且是慢慢,长年累月褪。

穿衣服的人一般很难注意到。

即使某日突然发现衣服颜色由黑色褪成灰色,也会觉得这是衣服变旧的缘故,不会想到衣服染色的方法本来就有问题。

当然,如果说衣服褪色属于服装厂的锅也不全对。

因为服装厂需要染色的地方很少,大部分情况下都属于撞色,就是说,利用布料本来的花纹或者纹路,设计出刚好适中的衣服。

真正要追溯染色的原因,更多是要追溯布料供货商。

那这个问题就是无底洞,供货商不可能因为某一家企业改变自己的染色方法。

除了严重的色差,他们一般是不会向服装厂妥协。

赵鹏图案是要印染的白色的t恤上,自然不可能让布料厂印好后给他们。

他要保证这个图案的单一性。

不可能简单将东西随意交到别人手里,只能自己印染。

以我们国人的模仿能力,这种东西如果真受欢迎,其实很快就会出现无数个模仿者冲击市场,到时候他就失去了独一性。

赵鹏是行动派。

既然猜测可能是色光不同,那便尽量在同一种颜色里寻找色光接近或者同级的颜料,然后分别调节几个比例,制作了几个不同的布片。

然后烘干。

出来后,赵鹏发现不同的比例,染出来的颜色亮度不同,其他基本没什么区别。

他将布片做好标记,丢进洗衣机里开始洗涤。

10次,没有问题。

20次,依然没问题。

30次,还是没问题!

不同比例的试验品都没有脱色,印色的情况,就好像才放进去一样。

他又实验了20次。

停下洗衣机,拿出经过50次洗涤的布片,没有丝毫褪色的迹象。

他欣喜若狂。

这就是知识和经验带给他的福利。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