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乔迁新居(1/2)
第二天,李诗诗带着两个孩子和留在这里的家当离开了赵家。>
昨天临走的时候,宋刘氏问了李诗诗搬家的时间。>
几人商量了一下,又挑了个好时辰,还将宋家的驴车借给李诗诗搬行李。>
原本李诗诗想着有了驴车自己搬个两三趟就行了,却没想到刚出门宋氏夫妻俩和吴家儿子都来了。>
见人来的如此多,赶来看热闹的赵老太太脸色不大好。>
站在门口嘀咕:“原先在赵家也未曾看过你有这样好的人缘,现如今居然还有人帮忙搬家,真是日头从西上,离了大谱……”>
李诗诗听得真真儿的,但这次她不想因为这个不相干的人影响了心情。>
赵老太太命下人盯着李诗诗,怕她将赵家的东西夹带出去。>
结果不仅一样没看到,还惹得宋刘氏嘲笑了半天。>
待东西都装点好,李诗诗带着俩孩子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赵家。>
临走的时候旺子趁人不注意跑了出来,将一个油纸包塞给招弟,并嘱咐:“在外面多加小心,有什么为难的记得找我。”>
招弟接过纸包嘻嘻的笑着说道:“我现在换名字了,你以后记得再见到我的时候叫我婉妙。知道了吗?”>
“婉妙?”旺子愣了愣,旋即笑了起来:“知道了,婉妙姑娘。”>
李诗诗看着俩孩子聊天,笑着说:“好了,咱们赶着搬家,以后有时间再聊,旺子没事要过去玩啊。”>
“好的,那你们慢点。”旺子站的远了些,跟他们道别。>
“坐好了!驾!”>
随着一声响亮的喊声,李诗诗婉妙还有婉然母女三人向她们的新家驶去。>
推开竹门。>
原来破败的小院子焕然一新。>
开裂的墙已经补上了,就连简易的厨房也重新搭建了。>
为了庆祝李诗诗乔迁入室,宋刘氏送来了新的碗筷。>
吴婶子送了一套新的被褥,还送来了一只小白狗。>
孩子们到了新家欢天喜地,又有新的成员加入,自是开心坏了。>
念叨着新家好大,屋子也好大之类的。>
秦家的两间房原都是朝南的,昨天晚上秦老太太就命人过来收拾,屋子里干净整洁,现在天气正好阳光从半开着的窗户洒进屋内。>
一室阳光,使得屋子到不显得破败了。>
娘几个在大家的帮助下将行李拿进屋,又规规整整的放好。>
李诗诗又趁着大家伙歇着的时候去村里唯一的小饭馆买了酒菜,宴请各位。>
宾客暖居,大家自然是不会推辞。>
几杯薄酒下肚,坐在一边一直不发话的宋根生开了口:“事到如今,你这也算活出来了,这杯酒,我敬你。”>
“别喝点马尿就撒风!这是人家家,哪都有你!”宋刘氏瞪了一眼。>
李诗诗笑着起身:“好了好了,今天是个好日子,大家得喝得尽兴,姐姐你就别说姐夫了。”>
一听这话,宋刘氏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端起酒杯道:“好,那我就不瞎说了,我也敬你一杯……”>
随后众人纷纷举起酒杯,一同畅饮。>
连收拾屋子带吃饭,这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日光微斜,李诗诗她们娘仨坐在院里看着这个小院子,一个个都面带笑意>
婉妙看着开心不已的娘亲,轻轻靠在她肩上:“娘,我感觉好像在做梦啊。”>
李诗诗闻言轻轻搂过两个孩子:“娘也这么觉得。”>
随后她狡黠一笑:“快来让我看看是不是做梦~!”>
说着这话,她伸手咯吱婉妙和婉然的痒痒肉。>
母女三人顿时闹成一团,笑声传遍了整个园子。>
一直到婉妙开口求饶,李诗诗才停手。>
她搂着俩孩子叹了口气,看着远处的农家,自言自语道:“家财万贯,可院墙太高,不如田间地头自得其乐。”>
随后她看到了对面邻居家开的正好的干枝梅。>
粉红一片,肆意挥洒。>
她觉得自己院子里也该有一颗这样的树,昂然挺立,焕发生机。>
随后又看到那旁未开荒的园子,开始为自己的新家筹划。>
次日醒来,李诗诗难道的轻松。>
简单收拾了一下院子,将被子都拎出来晒了。>
又把大闺女和二闺女叫醒,烧水洗了头收拾干净利索,又见宋刘氏过来送了块豆腐。>
李诗诗想给她钱又怕她不要,于是便趁着打听如何到镇上的功夫将钱藏在了她腰间系着的带子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