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那是被天使吻过的眼睛(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一  任华在陶芳的全力协助和苏柔的鼎力支持下,忙忙碌碌了一个多月。  这才是一个项目经理应该有的工作状态,任华这么想。  尽管环境二部原主管张羽的姐姐张主任在越权刁难后勤物业的管理未果后,还有一些小动作,但项目部所有与物业公司和后勤集团站在一条线上的同事都觉得挺直了腰杆。  原秩序部主管冯坤以及他的妹夫再没有出头闹事,任华采纳了陶芳的建议,留用了冯坤,只是让冯坤降了一级,不再担任主管,而是重新安排了一个主管,让冯坤当那个新主管的副手。  原来那些混日子的同事在看到了项目部的动作以及公司和学校后勤集团对于项目部的支持后,谁也不是傻子,都把原来那些吊儿郎当的毛病收敛起来,开始好好做事了。  一切都在改变。  任华已经有两个月没有去看她的二儿子吴凡凯了,她决定要去看看了。  吴凡凯其实不是她的亲生儿子,是她二婚后又病故的丈夫留下来的骨血,一直由任华在抚养,因为管教不严,触犯了刑法,被判处十年的徒刑,好在经过改造,在里面彻底悔过自新,已经被减刑两次。  吴凡凯有一个哥哥,叫吴凡义,在和朋友一起在省城自己经营着一家水产批发超市。  任华给吴凡义打电话,问他有没有空,一起去看看弟弟。  吴凡义是一个转业军人,虽然本来他应该可以在部队更进一步的发展,因为弟弟而选择了转业,但他没有过多的责怪弟弟,反而是经常的开导弟弟,一定要好好改造。  定期去探监,是他转业以后一直坚持的事。  所以,当他接到妈妈的电话,就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在吴凡义和吴凡凯心里,任华就是他们的亲妈妈,这一点,毋庸置疑。  吴凡凯服刑的监狱在皖南。  二  陶芳听说任华要去探监儿子,也非常高兴,因为与任华走得近,她了解任华家里的一些情况,正好是周末,所以她决定陪同任华去探监。  她和李青海要去看望李青海的爷爷奶奶,他们就住在皖南。  皖南又离浙江不远,她也想让李青海去看看李荣友。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尽管李荣友不近人情,尽管李青海这三年来从来不喊他爸爸,陶芳还是决定要让李青海去看望自己的父亲。  陶芳向同事借了一辆车,三个人就向皖南出发了。  出发前,陶芳要求李青海在这一次见到自己的父亲的时候,不允许她再直呼其名,李青海非常爽快的就答应了。  一路上的风景是美的,一路上人的心情也是愉快的。  抵达皖南农村的时候,天快黑了。  李青海的爷爷站在村头,一直在眺望。  李青海的奶奶就在家里做好吃的。  在接到李青海母女俩和任华后,爷爷有些激动,李青海很懂事的就一直拉着爷爷的手,走到家门口的时候才松开。  晚餐上,李青海最喜欢吃的就是奶奶做的臭鳜鱼和芡实糕。  由于李荣友在浙江,李青海和妈妈又在皖北,李荣友的弟弟在部队服役,所以,李青海的爷爷奶奶就跟她的姑姑和姑父在一起生活。  姑姑对李青海是疼爱有加。  “你们看,我家青海长得那个水灵,长大了,肯定像她妈妈一样漂亮。”  “姑姑,书上说,女儿像父亲。”李青海嘴上这么说,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我们青海才不呢,你爸爸长得那个磕碜,不能像你爸爸。”姑姑打趣道。  “你怎么能这么说你哥哥呢?”奶奶显然不同意女儿的观点。  “本来就是嘛。”  陶芳从走进家里的时候就猜到了,李荣友还是没有向家里透露他们正在闹离婚的事。  这个混蛋千不好万不好,有一点是好的,就是孝顺父母,不告诉家里人,其实就是不想让他们担心。  “爸,妈,明天我跟青海去浙江看青海他爸,你们有什么要带给他的?”  “嫂子,我妈早就准备好了,明天保证能塞满你车子的后备箱。”  三  一大早,在爷爷奶奶拉住李青海的手不愿松开的舍不得中,车子离开了皖南小村。  四  监狱的规定是非直系亲属,不能探监。  吴凡义在监狱门口等待母亲,他准备和母亲一道进去,那是一处壁垒森严的禁地。  也是巧合,今天有一个监狱组织的帮教活动,邀请部分服刑犯人的家属来监狱里现场零距离观看他们的亲属在这里的生活和劳动情况。,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吴凡义就提出了申请,大概是吴凡凯在监狱里的表现比较好,监狱就给他们发放了相关的通行手续。  陶芳一开始有些担心,让李青海看到这些,对于她的心理健康不利,哪里知道,李青海坚决要求进去看看,她说她以后写作文就有题材了,而且她对于这些在学校里已经了解了不少,于是陶芳就同意了。  通过岗哨,通过一系列的关卡,他们一行四人走进了这个壁垒森严的禁地。  这里也是一个世界,这里的空气都散发出一股窒息的味道。  秩序和纪律是这里的一切。  这里也安静的出奇。  这里没有哪怕一丁点的脂粉的味道,这里只有沉重的呼吸。  今天二监区的参观活动主要是参观服刑犯人们的起居生活。  陶芳拉住李青海的手,让她感到诧异的是,自己的手都有些出汗,而李青海却出奇的平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