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章 北宋美食(1/2)
欢快的脚步声打破了两人之间的沉默,赵良的身后突然冒出位怒气冲冲的侍女。
苏凝对赵良话语的真假性并不在意,她脚步紧紧的跟着文珠,看都不看赵良一眼,仿佛一切都没生过。
看着两人袅袅远去的背影,赵良深出口气,郁闷的摇了摇头:“对女人果然不能说真话”
回过神,赵良转过身想寻李忠,可朱大头忽然从眼皮底下跳了出来,脸色阴沉的道:“你认识他”
赵良吓了一跳,急忙摆手摇头,若无其事的解释道:“怎么可能!人家嫌我挡道而已,对了!她是谁啊!”
赵良没注意到朱大头是多久跑来的,但看着他的怪异面色,赵良琢磨肯定不能对他说真话,反正胡扯就对了。
朱大头斜眼打量着赵良并没现任何异常,于是喜笑颜开道:“我就说嘛!怎么看你都没我帅,怎么可能认识苏灵灵!刚才说考上甲宫的那个女孩就是她,没想到吧!”
苏灵灵?少女不是苏凝吗?
赵良愣住了,听到少女的话后,他第一反应想到的就是苏凝,因为周王后曾经提到过她,可现在朱大头又说少女是苏灵灵,这多少让他有点迷惘,难不成自己不止追求过一位女子?
看来是摊上大事了!
哭笑不得,赵良有种强烈的感觉,这要是在现代他一定是最美城管,谁叫烂摊子都得他来收拾呢!
…………………………………………………………
出了东玄门,找到宫门外的元庆,一行人便开始在大街小巷中寻找着酒馆。
此时正是生意最红火的时候,街道上人喊马嘶大呼小叫,有骑马独逛的人,有坐在高大的马车里缓缓而行的人,但最多的还是像赵良一样步行走路呼朋唤友的人。
李忠带着众人走进一条不起眼的小巷,沿着青石板前行数百步,眼前豁然明亮,一家酒馆静静的坐落在不远处,定眼看去它就像是一位老人,古朴又不失庄重。
“想知道忠哥是如何找到这家酒馆的吗?”朱大头看着满脸好奇的赵良说道。
“说来听听”赵良蛮有兴趣的笑道。
朱大头一面走向酒馆,一面说道:“那年考入稷下学宫,在成绩出榜前我们囊中羞涩无处可去,开封的酒馆普遍价高,最后我们跑遍城里的每个角落,才在小巷里找到了这家便宜的酒馆。 ”
“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赵良拍了拍李忠肩膀忍不住感慨笑道。
朱大头脸色倏的一僵,随后双手一拍,猛然抓住赵良的双袖兴奋道:“的确如此!赵兄文采斐然,此句必然流传千古!”
脱口而出南宋6游的诗,又引来朱大头的赞叹,赵良笑也不是哭也不是,只能尴尬的摸着鼻子频频点头:“管它留不留千古,先填饱肚子再说!”
在朱大头的捧赞下,赵良低头红脸的迈入酒馆,里面的堂倌见有客人,忙不迭的跑到槛门前,弯腰的同时拨开右手,脸上堆满笑容说道:“贵客里边请!”
店里很干净,木头散出的檀香味,嗅着很好闻,坐着的客人也不少,觥筹交错中不乏有起坐喧哗者,看起来很热闹。
几人找了张空桌子坐下,李忠脱口道:“先来两壶酒和一碟酱牛肉,再拣些今天时令的上!”
堂倌麻利的擦了擦桌子,扭头朝店里面高声喊道:“米酒两壶,酱牛肉一碟,新鲜招牌菜……”
坐下以后,赵良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四下看去才现原来是元庆没有落座。
元庆在赵良的背后站得笔直,远远的看去像是一位活灵活现的雕塑,他一动不动也不吭声,引来店里许多人的侧目。
“元庆大哥,你站着做甚?大家都在看着你呢!椅子上又没钉子,赶快坐下来吧!”赵良对元庆挤着眼睛,暗示他不必如此,这里又没有危险,站着反倒是引人注目。
赵良的话引起李忠注意,他不好意思的看着元庆笑道:“这家酒馆是小了些,不过味道却是不差,要是不喜欢,我们换一家便是。”
见引起李忠误会,赵良慌忙起身按住元庆坐下:“哪里的话,我这大哥以前是跑堂的伙计,不站都不习惯,这不现在都落下病根了!”
李忠古怪的看着元庆,好像思索着什么:“是么?”
满头黑线的元庆自然不能反驳,只好尴尬的点了点头,然后局促的坐了下来。
小插曲过后,饭局又活跃起来,不一会儿,酒和牛肉就都端上了桌,赵良小心的呡了一口米酒,酒精的香气在舌尖环绕四溢,并且随着时间愈浓益清,又尝了片牛肉,感觉更是强烈,牛肉的香味在唇齿间持久不散,酱汁独有的味道瞬间引爆了味蕾。
可别小瞧了这一碟酱牛肉,北宋是保护耕牛的,官府不仅出台专门的法令,而且谁家有几头耕牛,齿龄是多大,每一年的身体状况如何,那都是在官府备了案的,所以说屠杀耕牛是肯定会吃牢饭,当然,牛肉也并非完全吃不到,比如年老病死或是出了意外至死的的耕牛,经过官府验尸后,也不是不能吃,只是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