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慕安(1/2)
墨遇安随墨玉恒离开京城后,并没有和他一同去云山,而是半路拐去了南燕的都城——金陵。
金陵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虽然曾今多次遭受过攻打和灾难,但亦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建繁华。
故陈家大公子锦初曾对比了长安,金陵,燕京和洛阳四大都城后,言“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世家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平民百姓之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之最。”
虽近几百年来,南燕受到天御刻意贬抑,但地理上的优势依然让南燕不断发展繁荣壮大。金陵的诗词与书画皆堪称为绝代之风华,因此又有着“天下文枢”之称,
墨遇安在与墨玉恒分开的时候,墨玉恒将多半的人手派给他,随他一同前往金陵。虽然他只是作为一介军师,但他也是自小便修习了武功的,奈何拗不过墨玉恒的执着,他只好带着这几十的暗卫一同前往金陵。
墨遇安三岁被姨娘派人丢在了异国他乡,那时候的他还不会武功,也不敢反抗。毕竟自己不哭不闹也许能捡回一条命,若自己惹人烦了,指不定直接被人结果了性命。别看他才三岁,早有夫子给他启蒙过了,所以他还是很识时务的。
娘亲生病故去没有多久,三姨娘便天天在爹的耳边吹枕头风,三月不到便抬了平妻。虽然墨遇安并不曾惹得姨娘烦,却不知姨娘早就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了。因为只要墨遇安在一日,她的孩子便一日不能为嫡子。是以三姨娘趁着父亲随皇帝秋狩时,偷偷的命自己的心腹,将他丢去了天御最荒凉的地方,任他自生自灭。
若不是……自己有幸得以遇见玉恒,说不定早就成了黄土白骨,哪里能有今日的军师墨遇安?思及此,墨遇安心中涌起丝丝暖意,唇角不由自主的勾起了一丝笑。
今日此去金陵,便是重回故地,认祖归宗。
说实话,他心底是极不愿意认这个便宜爹的,因为这十几年的时间,早就将自己心中对他仅存的那一丝亲情,磨灭殆尽。若不是因为自己私下想尽可能的多帮到玉恒,怎么会有今日想凭借家族的权势的想法。
墨玉恒自小便是孤儿,一直寄住在远房亲戚家里。直到八岁那年在街上挺身而出,以身替六皇子挡下了刺客的那一剑后,便跟随在六皇子左右。六皇子上前线杀敌,玉恒亦护卫在其左右,骁勇杀敌。而他跟随玉恒后,便便日日夜夜苦读书籍,不为考取功名,只为能给玉恒一些锦囊妙计。
墨遇安一行人抄近路行至金陵花了三日左右,到了金陵后他命暗卫们将马匹悉数卖到马市后,隐去身形以便在暗处保护他。他早已不记得自家府邸在哪里了,在街上问了一个妇人后,便一路找寻过去。
当墨遇安真正站在自己家府邸前时,却有些移不动脚了,如今府里该是什么什么样的光景了?庶弟庶妹们是不是有了许多?他竟然不敢迈开脚踏进那个门,他弯了弯嘴角,抬头看着悬挂在头顶的梅府两个烫金大字,在暖阳下散发着淡淡的金光。
他看了半响,终于抬脚迈上门前的台阶,来到门前轻轻叩响了金环。
没想到很快就有人来开门了,依然是少时陪他念书的梅管家。墨遇安呆呆地看着梅管家,随即松了一口气,莞尔一笑,将先前内心的不安吞回了肚子里。
梅管家打量了墨遇安好一阵,开口道:“这位公子是?”
“我是慕安。”墨遇安轻声道。
梅管家倏的睁大了眼,颤颤巍巍的确认道:“你……你是慕安?你是……大公子?”
“是我,我回来了。”墨遇安唇畔染起清浅的笑意。
得到墨遇安确认的梅管家一下子红了眼,拉住墨遇安的手往里走,“老爷自从那年秋狩回来得知你走丢后,便一病不起了。府里的人都说大公子您不在了,老爷不肯相信,派出去寻公子您的人手一批又一批,却一直都没有找到您的消息。老奴日盼夜盼,可算是将您盼回来了!”
墨遇安拍了拍梅管家的手以示安慰,犹豫了下开口道:“我爹……如今可还好?”
梅管家脚步顿了一下,随后道:“公子随我去看看老爷,便明白了。”
墨遇安听到这话心里咯噔一下,难道爹不行了?自己虽然不喜爹将姨娘抬为平妻的做法,但他也没想过有朝一日爹就这么走了。他已经没有了娘,自然不愿意连爹也没了。
他加快了脚步,随梅管家一道去了内院。
内院里药味浓郁。
墨遇安随着梅管家进了房间,问道浓郁的药味不由得皱了皱眉。
梅管家低声解释道:“老爷一直吃了十几年的药,这药味是有些重的。”
墨遇安微微叹了一口气,这叫他心里如何好受。原先他以为他这个爹是不在意他的生死的,如今知道他因为自己不见而病了多年,心怎能不动容。
梅管家示意墨遇安进屋。
墨遇安理了理衣衫,抬脚进了屋里。
屋内中药味刺鼻,光线也昏暗的很。墨遇安被这味道熏得想吐,抬手用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