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后宫(2/2)

带着怒意先行告退了。

曹叡在群臣面前失了面子,脸色铁青。捱至宴会结束,借着酒意,一怒之下当即下旨,将毛后“禁足”昭阳殿思过,叱其不准擅自外出,面壁思过。

*

又过几日,九月十五,皇帝同众妃嫔至华林园赏花,中秋赏月,花好月圆之日,独缺了毛后,似是忘了这个皇后似的。

郭贵妃甚是贤淑地轻声提醒曹叡,“请问陛下,今日是十五,团圆之日,要把皇后也请来吗?”

“提她作甚,只会扫兴!”

次日午后,或许是心里泛起了点愧意,曹叡去了久未踏进的昭阳殿,看看毛后有无悔改之意。

孰知,刚一见面,毛后就对曹叡一番讽刺挖苦,“皇上好雅兴,昨儿花好月圆,左拥右抱过得可痛快?对着满园子的花还没瞧够么?竟然有闲心来昭阳殿瞧这残花败柳……”

当着曹叡的面,将今日早上郭贵妃才刚刚差人送来的几盆昙花摔得满地!

“你!泼妇!简直不可理喻!”曹叡怒哼一声,转身扭头就走!

盛怒之下,当即传旨,“将皇后关入冷宫!没有朕的命令,一步也不能出冷宫!”

*

不料,第二日,早朝之时,毛后竟擅自从冷宫中跑出!闯过御前侍卫,又抓花了想要阻拦的殿前内侍的脸,在早朝时分,大闹上了太极殿,满朝文武无不目瞪口呆!

“臣妾不就摔了两盆花么,究竟犯了什么错,凭什么要禁足冷宫?……”

曹叡真的怒了!

实在忍无可忍。为了图个耳根清静,竟下旨将毛后关到人迹罕至几乎与世隔绝的的金镛城思过。

“朕就如她所愿,将皇后挪出冷宫,关金镛城思过!以儆效尤!”

金镛城是什么地方?去那里的人从无活着出来的。

太尉司马懿等人带头,不少大臣纷纷劝谏。

“陛下息怒,皇后虽有小过,却无大错。一国皇后被圈禁金镛城,非同小可。请陛下三思!”

曹叡气急之下,谁的话也听不进去。正巧赶上辽东太守公孙渊叛魏自立,曹叡将司马懿打发到辽东平叛去了。

*

大受刺激的毛后,到此时竟还不知收敛性子,每日蓬着头发,也不梳洗,如疯婆子一般,日日在金镛城“思过室”吵闹不休,念叨着她和曹睿入宫前的旧事,直呼皇上名讳,说什么元仲一无所有时便跟了他,说要一世对她好,如今当了皇上就变心,嫌弃她了,算什么东西……

哭一阵喊一阵笑一阵闹一阵,闹得鸡犬不宁,曾经也是貌美如花,竟成了“疯后”,人人避之唯恐不及。

“疯了!彻底疯了!这个疯女人!”

听着那昼夜不休的咒骂声,曹叡一狠心,索性彻底眼不见心不烦!

“赐皇后鹤顶红一杯!立刻!现在!”

毛后接了酒杯没有丝毫犹豫,咬牙切齿赌气般,冷笑一声一饮而尽!

摔了杯子,仍喊着曹叡的名字破口大骂不休。

*

直至七窍流血动弹不得气绝身亡,她犹难以置信,那杯鹤顶红,是千真万确毫不掺假的致命毒酒!

“疯后”一双杏眼犹大大圆睁着!她至死难信,当年发誓会一生一世待她好的夫君,会真的赐她一杯送命酒!

可怜毛后,自少女时便跟在曹叡左右,多年夫妻,并无大错,只因骄纵失宠,最后竟落得如此下场!

*

郭贵妃此时已然身为众妃之首。在后宫着手操办了明悼毛皇后的后事,处处合礼,在葬礼上哭得哀哀凄凄,见者动容。

“姐姐是本宫恩人,本宫要好好送送她一程……”郭贵妃眼睛发红,情真意切。

毛后在世时没少苛待于她,郭贵妃却仍顾念旧情,令后宫诸人唏嘘感慨不已。道郭贵妃真是贤淑大度。

*

几个月后,曹叡身染重疾,久治不愈。景初二年腊月,明帝颁旨:郭贵妃端庄文雅,贤德知礼,恪尽本分,册封为皇后,统摄六宫,并抚养太子曹芳。

怎奈好景不长,彩云易散。

她这皇后仅当了不足一月,曹叡即告驾崩。当时郭后仅二十六岁。

年纪轻轻当了太后,也成了寡妇。

*

郭太后今年不过三十出头,却似过了两世人生。

日影阑珊,深宫寂寥。

无所事事的小宫女正拿着宫扇,靠着永宁宫的门边打盹儿。郭后没有叫醒她,而是一人信步走出永宁宫。

到了殿前花园,深深吸了口久违的空气。

这几年寂寞无聊的寡淡日子,着实有些令人厌倦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