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资本和民族企业是有区别的 10000字(2/6)
中的最后一集《开拓曙光》。 《天宫之战》的剧本脱胎于《开拓之战》的剧本,而在重新编写的过程之中,《天宫之战》其实只是保留了大部分《开拓之战》的科技设定,在故事上基本上算是全部推翻了。 而在《天宫之战》的最后,苏芷还有文德选择了回归部分《开拓之战》的剧本。 电影之中,阿美莉卡为何而战?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可以继续维系自己的霸权,为了他们口中所谓的人权自由和福利社会。 而天神集团和大夏是为何而战?从自私的角度上来说,大夏是为了以太空电梯和深空探索为核心的世界格局。这样的世界格局一旦稳定下来,大夏就可以轻易的控制世界。而对于白来说,是为了满足她自己为了探索更高科技的想法。 但从文明角度来说,这两个想法的最终目的,都可以达成人类文明的高阶晋升,防止幸福社会陷阱导致的文明崩塌,让人类彻底的迈入星际时代,也算是代表了人类在一定程度之上,迈过了幸福社会陷阱,有了成为更高阶文明的可能。 所以,苏芷在选择回归一定程度上的《开拓之战》剧本的情况之下,在开拓之后添加上了曙光二字。也代表了《黑暗黎明》之中爆发的太空之战的意义,只要打赢了这一场战争,那人类成为真正的星际文明的曙光就降临了。 《开拓曙光》的故事是直接承接《黑暗黎明》的,《黑暗黎明》电影的主角最后的画面,是主角乔·本的战机陨落,乔·本在弹射失败的情况之下,和他自己的战机一起坠入海中。 众所周知,主角在面临生死攸关的时候,如果是掉进水里的话,那大概率就死不掉。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乔·本作为设定之中,目前西方世界的最强兵王,还是阿美莉卡那边的超级义肢项目的数据采集者,当然也死不掉。 《开拓曙光》开局的第一幕就对应了乔·本坠海。 乔·本在坠入大海之后,因为身受重伤,外加上身上穿着的在外层空间飞行时候的宇航服,已经失去了自救的能力,只能在绝望之中,坠入幽深的大海之中。 但谁叫他是主角呢?他坠机地点正好就在阿美莉卡的一艘航母舰队附近。所以在他坠落之前,就有救援直升机抵达。 跳入深海之中的潜水员手中的手电筒成为了乔·本在失去意识之前最后看到的曙光。 这样的安排在电影逻辑上其实是为了回应电影的标题,也算是起到一个首尾呼应的作用。 但也是最直接让观众代入故事之中,感受人物情感的办法。 同时也可以起到一个作用,那就是跨越时间。 《开拓曙光》的故事时间线是在《黑暗黎明》发生之后的一年。 太空之中的这场战争整整打了一年。虽然人员规模投入上看似不高,可经济投入是巨大的。 毕竟可以在外层空间战斗的武器都不便宜,特别是阿美莉卡自己制造的空天飞机。 设定之中,阿美莉卡投入战场的这一款空天飞机是比天神集团制造的世界第一款空天飞机先进的,也比大夏自己的空天飞机先进。 但这种先进没有在战场之上做到碾压,原因是因为成本! 一架的制造成本至少需要十五亿美金,而他们想维持战线需要至少四百架,而想攻击到还存留在外太空的两座保留有太空电梯重建希望的太空站,至少需要一千架。 也就是说至少需要一万五千亿美金,用来生产。 但这个只是直接计算的成本,实际投入在两万亿左右,才能拿到一千架。 并且,在生产的过程之中,战斗也是有损耗的,按照战场的损耗程度来算,想生产到一千架,他们需要投入三万亿。 至于说真的生产出来了这个数量,那阿美莉卡全国上下都要系紧裤腰带了。因为生产贵,用起来更贵,随随便便都可以烧掉以万亿计数的成本。哪怕阿美莉卡有钱,也不是这样烧的。 更何况,这个时代的阿美莉卡已经没有了美金霸权了。 可开弓哪有回头箭?没有摧毁掉两座太空站,一旦让大夏修复了太空电梯,那大夏就有充足的理由将这个西方世界踢出太空电梯项目。 没有西方的物资供给,太空电梯项目或许会进展缓慢,但至少在建了。 如果那样的话,那一切问题就大了。 特别是气候控制卫星网络,大夏到时候有充足的理由用这个东西对付西方世界。 到那个时候,西方世界唯一反抗的能力就没有了。毕竟无论是火箭,还是空天飞机,想起飞突破大气层,对天气都是有较为严苛的要求的。 只不过,因为欧盟那边给钱不痛快,阿美莉卡在开战之后因为疯狂的削减国民福利开支用于战争,外加上三战的影响还未消退,国内厌战情绪很高,所以目前阿美莉卡方面的空天飞机数量只是勉强维持在两百架左右,连战线都无法维持,更别说突防攻击目前处在深空之中的两座太空站了。 至于说天神集团和大夏那边? 天神集团自己的空天飞机战斗性能不强,更偏向于功能性,一架的制造成本才五千多万,维护成本也只有阿美莉卡的十分之一。 虽然本身战斗力不强,但终究还是和阿美莉卡的空天飞机属于同一代的。只是单挑赢不了,但可以群殴。 一架打不赢,可以用十架,十架赢不了那就二十架。阿美莉卡自己设计的空天飞机是先进,但还是不可能一口气打赢二十架天神集团的空天飞机的。 更何况,大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