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2/4)

还别,这安郡王虽是法荒谬了些,但好像是这个道理。

*

第一个登场的是孟德居的人,戏台子正对这边,自然也看到这副情形。

见此,台上的角儿有些心绪不稳,忍不住猜测是不是自己的戏唱得不够出彩,所以才会几位贵人宁愿吃那劳什子瓜子,也不愿看戏。不免乱了神,走了调,等孟德居的人下场之时,四周一片议论声,纷纷在孟德居今日有失水准。

一声锣响之后,走出来十多个身穿蓝衫手捧着托盘的下人,他们鱼贯而入几处观戏楼,并挨着戏座走动着。有看客往上面放一枚檀木所制的签牌,有的却是视若无睹,于是下人便绕过此人,往下一个戏座而去。

紫黑色的签牌长约三寸,宽一指,上面雕着梨花朵朵,并写了三个描金字‘梨园会’,看起来十分精致。

这是此次魏国公弄出来的评选机制,一座一签,并无多数,若是觉得这一场好,将签牌递给来收签牌的下人,算作一签,签牌给出去没有了,也在场这么多人每人只有一签的投票权益。

今日梨园所有戏座都已坐满,开场之前已经统计过,整好五百座。

一盏茶后,属于孟德居的签牌已经收了上来,签牌送到南楼的二楼,有人专门负责点数和报数。

“孟德居,四十二签。”

一声锣声后,悠扬而洪亮的声音响彻整个会场,听只有四十二签,坐在西楼靠边角处的孟德居老板当即变了脸色。

一共五百签,可孟德居却只得了寥寥的四十二签,不论后面的结果如何,他们都是必输无疑。

秦明月也在这个边角处坐着,另外德庆阁和畅音园以及惠丰园的老板都在此。这几个座是梨园专门留给他们的,像这种座是没有签牌的。

见孟德居洪老板灰败中夹杂着不忿的脸色,秦明月心中也不禁升起一阵焦虑感。在没有开场之前,她并不知道是这种评选机制,很显然这种评选模式对头一个登台不利,对最后一个登台的也十分不利。

头一个登台的,因为人的惯性是想看看后面有没有更好的,不免将手里的签牌留了下来。能在这一场将签牌给出的,大抵是孟德居真正的戏迷,并不在意是不是有失水准,而是选择把签牌给了他们。

至于最后一个登台的,到了这个时候,很多人手中的签牌都给出去的,会留下来的寥寥无几。

而广和园是排在最后一位登台的。

其他几个人也意识到了这些,畅音园的胡老板脸色有些忐忑,因为畅音园排在第二个,而德庆阁的刘老板则是面露一丝得意之色,德庆阁占据着正中最好的位置。惠丰园的李老板倒是还好,面色平静无波,让人猜不出他到底在想什么。

不过他们都有着同样一个动作,忍不住望向了秦明月。胡老板和刘老板笑意盈盈,眼中颇有些幸灾乐祸,只有李老板隐隐有些惋惜。

惋惜什么,不言而喻。

想着彼此之间的香火情,李老板笑着拱了拱手:“海生老弟惊艳绝才,想必这次定然能拔得头筹。”

这话是车马放明要支持广和园了,对于善于钻营的李老板来,能做出如此举动,算是有些破天荒,哪怕这只是安慰之言。

秦明月领了这份情,笑着谦虚道:“李老板谬赞了。”

胡老板哼了一声,显然有些不服气。而刘老板则是看了看李老板,又看了看秦明月,眼中闪过一丝锋利之色,不过转瞬即逝了。

三声锣响,轮到畅音园的人登台了。

他们选的戏是《玉簪记》,讲的是女尼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的情故事。

这女尼陈妙常本是开封府丞陈家的千金,为避战乱,随母逃难流落入金陵城外女贞观皈依法门,法名妙常。书生潘必正的姑母是女贞观观主,因其参加科举落第,不愿回乡,便寄居在观中。

一次偶然机会下,潘必正遇见陈妙常,惊为天人,回去后茶饭不思,遂鼓起勇气使用种种手段追求陈妙常,最后两人终于冲破礼教以及佛门的束缚相,并喜结连理。

所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盆狗血,不论古往今来,秦明月当初知道这折戏后,甚是诧异。因为这明明是禁忌之恋,偏偏红透了大江南北,几乎每个戏园子都有这一台戏。

因此秦明月得出一个结论,她大哥之所以那么会编狗血剧,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现在的人看。

不光现在的人看,秦明月也看。

尼姑和俗世男子的情故事,想想觉得激动不已。

也因此她刻意克服了听戏困难,让自己去沉浸在这玉簪记中。不得不畅音园这个旦角还是不错的,将陈妙常那种对情的渴求却又畏怯害羞的心情,演得是淋漓精致,一点儿都不突兀。

果不其然,戏罢后,一片喝彩声,畅音阁得了一百三十一签。

胡老板终于镇定下来,面上隐有得意之色。

先去四十二,再去一百三十一,也是还剩三百二十七。这三百二十七枚签牌,剩下三个戏园子分,一家也不过才百数。只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