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这套方案,你被坑的可能性非常大!(5k求票求追读)(3/4)

确保互动性,估计还需要引入实例和案例分析,这样大家才能更容易理解,但现在哪有实例?郑院,你有没有听说过丑国那边在研究空天飞机?”

看骆垚一脸认真的样子,郑阳挤出了几个字:“-37空天战斗机。”

“这东西他们目前也还在实验当中,没有正式投入使用。”

“所以这一方向的研发难度,其实不小。”郑阳再一次提醒骆垚,希望对方放弃研究。

谁知郑阳不说还好,一说骆垚反倒来了兴趣。

-37空天战斗机是吧?

那他得好好研究下了。

郑阳走后,骆垚调出了小苔藓,让她帮忙查找-37空天战斗机的资料。

小苔藓很快就将-37空天战斗机的资料列举到了电脑屏幕上。

“-37空天战斗机是一种无人空天飞行器,由波音开发,用于执行包括太空实验、技术验证和空间监测等任务,它能够在轨道中长时间执行任务,然后返回蓝星进行维护和再次发射。”

“值得注意的是,它升空方式是用由火箭发射进入太空。”

骆垚看到这里的时候难得沉默了。

他以为的空天飞机,是可以直接开飞机进入太空的那种。

结果波音的-37空天战斗机是用火箭发射进入太空的。

这相差不是一星半点。

这还叫空天飞机吗?

明明就是火箭飞机!

离了火箭啥也不是!

本来他想找个案例,让那群老专家有个理解的基础,便于他们理解他的项目。

现在好了,案例跟他想象的根本不一样!

为了让那群老专家看明白他的项目,骆垚只能又是画图又是标注的往报告上添加。

到了约定好沟通的日子,骆垚带着他的报告去了。

一群老专家拿到他的报告第一反应不是惊奇,也没有提出疑问。

他们集体都跟入定了一样,拿着报告不说话了。

“咳,各位,你们如果有什么想法,不妨现在说出来!我们一起探讨下?”

一位老专家犹豫地开口:“机长24.7米,翼展14米?这种体型的无人机要进入太空不靠火箭?”

“骆工,这套方案不知道是谁设计的,但你被坑的可能性非常大!”

“我也有同感,设计这一套方案的人太异想天开了,不靠火箭你靠什么飞上去?”

“骆工,你该不会真的想开着飞机直接进入太空吧?你知道这其中的难度有多大吗?”

“首先,大气层与太空之间的过渡区域,即‘卡门线’,这说白了就是一道生死线!”

“在这个区域,飞机需要克服强大的大气阻力,同时应对逐渐减小的大气压力和增加的辐射,这需要极为先进的空气动力学和热学技术,才能确保飞机在高速飞行中不受损!”

说话的人是一位航天器专家,他知道骆垚之前所做的贡献,所以在说话语气中还是收敛了几分。

要是换作他的学生提出了和骆垚相同的假想,他都会气得让学生转导师了。

“其次,太针对大气层逐渐减稀的情况,还需要确保飞行器的动力系统足够强大,以保持高速飞行,这就可能涉及到更高效的发动机设计,以应对大气层的逐渐变薄和压力减小。”

“还有啊,对于增加的辐射,也需要采用是更先进的热控制技术,以确保飞行器及其系统在太空中不受到过多的辐射损害,这可能就要使用到遮蔽材料、优化系统布局,以及设计出更强大的冷却系统才行。”

“我上面提到的这些,只是太空探索中的一小部分挑战,我们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重返地球时的再入大气层、长时间在太空中的耐久性等,这些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任何一个问题解决不了,都意味着重大危机!”

“更别说要把一架无人机就这么直接送入太空了!”

“你知道马克的公司,发射火箭都失败了很多次吗?”

“骆工,不要觉得进入太空是件容易的事情。”

“太空就是另一片大海,深不可测啊!”

“我们要对头上这片天抱有敬畏!”

骆垚眨了眨眼睛看着老专家:“我知道啊,所以我在设计的时候,才把无人机上的所有的系统都重新设计了一遍。”

所有系统重新设计了一遍?

原本老专家们只是觉得这个项目不靠谱,现在他们只觉得这项目充满了荒诞!

老专家们听到骆垚的回答后,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其中一位老专家更是摇了摇头,被气笑了一样说道:“你把所有系统都重新设计了一遍?骆工,你知道现有的无人机系统经过了多少年的研发工作才有现在的样子吗?”

“在大气层内,飞机可以依靠空气动力学设计和发动机推进,然而,进入太空后,没有空气来提供升力,也无法使用传统的喷气发动机!无人机需要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