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看好骆工,别让他溜了!(5K求票求追读)(2/4)

以后物资会全部依赖白帝和玄女来运送,一旦白帝和玄女出了问题,那月球山上的人就面临着巨大生存危机。

他清楚,白帝战机即将飞上月球,这标志着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而在这个时代里,生物圈项目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类在月球上能否实现长期、稳定的科研与开发工作!

虽然他刚才的操作有风险,但为了达到目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骆工,我愿意加入你的项目团队,一起为生物圈的研究贡献力量。”唐苓院士率先出声了。

其他人见状,连忙跟上。

“我也愿意!”、“算我一个!”……随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表态,他们不确定结果如何,但好歹希望能够在骆垚的项目里面蹭个经验。

当天,整个会议后半段都在统计中度过了。

农科院的院士们回到院里面后,齐院士便问起了当天的情况。

“不行啊齐院士,我们签了保密协议,不能透露一点会议上的内容。”

齐院士懵了。

开个研讨会怎么还扯上了保密协议?

这真的不是在骗他吗?

心痒难耐的齐院士拦着唐苓,问:“唐院士,这次到底讲了什么,你能不能试下告诉我?”

“当然不行了,这违法了保密条例。”唐苓皱着眉,不高兴地说。

这是想让她知法犯法?

门都没有!

谁让齐院士嫌麻烦不愿意去,这能怪得了谁?

能加入骆垚的项目,这是不少科研人的梦想,唐苓笃定,齐院士这下,亏大了!

一周后,老周组建的一支专家队伍对骆垚的计划方案做出了评审。

骆垚的科研方案向来都滴水不漏。

专家们想要找到问题,基本就不可能。

如果把一般科研方案理解为画大饼,那毫无疑问,骆垚绝对是华国最会画大饼的那位!

他不仅能够让人看到饼的大小和形状,还能让人闻到饼的香气,感受到饼的味道。

所以,项目顺利通过了审核。

一个月之后,华国对外公布了骆垚将带领团队在沙漠中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二个生物圈的消息。

丑国昔日的失败还历历在目,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看不明白华国这是在放烟雾弹还是认真的。

“建造生物圈?华国人是不是抽疯了?居然敢建立生物圈?”丑国的一位知名评论家在媒体上公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的言论立刻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这位丑国知名评论家对于华国在沙漠中建立生物圈的计划持有明显的质疑态度。

他在媒体上的言论充满了不屑和嘲讽,试图将华国的这一举动解读为一种奢侈和浪费。

他强调丑国在生物圈建设上的失败经历,暗示华国此举不过是重蹈覆辙,注定会走向失败。

他还试图从经济角度解读华国的这一决定,认为华国是在浪费大量资金和资源看,他嘲讽华国人“钱多的用不完”,暗指这一项目没有实际价值,只是为了追求名声和面子。

“华国人可能认为他们现在具备建造生物圈的能力,但我要告诉伱们的是,这不过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蓝星生态系统,远远要比你们想象中复杂多了!”

“生物圈的建设涉及到生物、环境、气候等多个方面的复杂因素,需要深入研究和精确控制,他认为华国虽然在经济和科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生物圈建设这一领域还远远不够成熟。”

“那位骆垚应该认清现实,不要盲目追求虚幻的目标。”他警告说,“生物圈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实践,丑国已经在这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华国不应该再重蹈覆辙。”

这名评论家到头来还是有点良心,在发言的最后还在劝华国人不要盲目。

还有不少人把目光投向了丑国官方,想知道他们有什么想法。

谁知道,丑国官方压根就没搭理这事。

在他们看来,建造生物圈的事情,就像是一个表面上铺满食物的巨坑一样,谁搭理华国人谁就是傻。

除了他们不相信生物圈真的能够成功建造并运行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没那么多经费去烧。

现阶段,他们同时开展了三个大项目——可控核聚变、阿尔忒弥斯登月计划还有火星探测。

这三个大项目,每一个都是无边无际的吞钱黑洞!

在这三个大项目的压力下,丑国自然没有多余的经费去支持生物圈的建设。

别说现在建造生物圈的概率有多低,就算是有成功的一套方案给到他们,他们也没法立刻开始行动。

相较于各国官方的态度,科研界倒对此有了兴趣。

铺天盖地的申请信、咨询信从世界四面八方寄到了科技委和骆垚的邮箱,大家都想知道能不能加入他们,一起进行实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