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悬疑电影的套路(3/3)

么?

观众们的胃口已经被提到了最高,他们的期待值已经拉满,而这个时候,作为一位称职的导演,至少是对自己的作品负责任的导演,他要做到的是什么呢?

那就是必须要给出一个令人惊讶,完全想不到的结果,而这种结果,又不能是那种完全超乎人的想象的。

风马牛不相及的结局,是需要达到那种境界,既出人意料,又让人在回味过后瞬间觉得,还是合乎常理的。

是可以解释清楚的。

而对于迷宫这部电影,作为一部悬疑片,它当然也要把谜题放到最后部分揭示。这样才能让观众们一直跟随着电影的节奏,完成观影。

迷宫这部电影的悬疑感是一直都在线的,这一点,吴迪也可以做保证,这也是他虽然对小齐意见多多,最后也还是坚持拍摄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这样说?

还不是因为这部电影的剧本确实非常出色。

不得不说,这一本花费了几年时间才打磨完整的剧本,确实质量极高,各个方面都展现了小齐的智商制高点。

是的!

尤其是悬疑电影界就是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很多影迷经常扯着嗓子骂,某某电影根本就没有逻辑可言。

某某电影的情节安排根本就不符合常理,作者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云云。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导演的智商水平决定电影的智力水平,如此而已。

你发觉的那些电影的漏洞也好,不合常理的地方也好,都是作者没有照顾到的,也就是以他的智力水平根本就察觉不到的。

说白了,作者的智商水平就到这里了,他能够百分百把自己的想法都在电影当中重现出来,就已经是阿弥陀佛了。

还求什么?

还多得是那种设想无限好,等到拍出来就是一坨稀巴烂的呢。

你有什么意见?

你行你上啊!

所以,说悬疑电影不好拍,不容易拍好,那都是有事实依据的,主要是,这种电影类型实在是太容易暴露导演的智商局限了。

毕竟,导演都比较清高,自诩文化人,高智商,又文艺,哪里能被观众们指着鼻子骂是个大傻瓜呢。

可惜,现实就是如此。

真的有很多导演都倒在了悬疑片这个类型上,自此之后,就被观众看穿了真面目。

一蹶不振。

但是,迷宫绝对没有这种困扰。

这部电影的剧本构思的时间非常的漫长,而且,导演小齐对他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热情。

质量绝对有保证,拿到剧本以后,吴迪也按照自己的思路盘了几遍,竟然发现从头到尾,真的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逻辑没毛病,剧情推进也特别的丝滑,最重要的是什么,还是这部电影的剧情既保证了悬疑性,又兼顾到了观众的理解能力。

它不似许多神乎其神的悬疑大片,比如《木兰大道》等等,电影的拍摄当然是十分精致的。

但是,整个剧情却被剪辑的支离破碎,并且特别的晦涩,一般人想要看一遍就理解,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不必怀疑自己的智商,这不是观众的问题,完全是电影导演故意为之。

毕竟,这部电影的整体构思以及所谓的结局,只有他自己知道,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在已知结局的这种前提下,导演就开始展现他对电影的掌控力了。

他利用剪辑这种魔法,将原本顺时针发展的故事,打散成各种时间线,穿插在剧情当中。

并且故意在很多地方铺设陷阱,抛出诱饵,让观众们产生各种猜测,这些诱饵一般还很有特点。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