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 不管了!(2/3)

仍然是挺立在那里,似乎也没有要改正的意思。

比如喜欢选择一些自认为是人气流量的演员来担当主演,自认为可以用这些年轻的面孔来提升票房。

想法是好的,奈何手法实在是陈旧。

海哥的种种行为总是让人不自觉的想到那些在春节晚会上努力念着那些网络段子的小品演员。

明明已经落伍了,却还是努力的接近年轻人,还自认为手法挺好的,其实只是引人发笑而已。

年轻的影迷们不会给他面子,只会更加认为他急功近利还企图骗人进电影院,手段拙劣。

而不在意这些的人呢,往往也不会给这部电影高评,应该这样说,院线电影面对的还是普罗大众,所谓的影迷,电影爱好者,只占其中的很小一部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馒头的失利,对于他们来讲,可能也没有那么大的影响,看到感兴趣的题材,他们还是会欣然走进电影院。

但问题也出在这里,越是对电影不甚敏感的人,就说明,越不是电影的专业人士。

他们平常也不太关注电影的那些门道,只想看到令他们身心愉悦的电影,电影对于他们来讲,只是一种日常的消遣。

而孟氏孤儿恰巧在这一点上是十分缺乏的,它太板正了,哪里有任何娱乐的味道?

那些电影观众确实是触觉比较迟钝,但是,同样的,他们只会关注电影本身,而不是这部电影的导演是谁,又或者是电影的拍摄技法,这个长镜头是不是一镜到底。

这些和他们都没有关系,他们要的,只是一个好故事,或是搞笑,或是感人,或是刺激。

但是,很显然,孟氏孤儿的故事内核是四六不靠的,这些普通观众需求的点,它都踩不上的话,观众们为什么要给它眼色?

甚至可以说,真正会给海哥面子的,还恰巧就是那些被他看不起的电影爱好者。

他们虽然骂的凶,骂的狠,但是,他们是真的在用比较专业的眼光去看待孟氏孤儿。

他们关注的不只是故事,还有拍摄的技法,甚至是海哥是否进步,都在他们的考量范围之内。

虽然这部电影的内容平淡如水,但只要是画面营造的好,镜头语言出色的话,他们甚至还可以夸两句。

海哥莫要现在憎恨那些激进的影评人,等到电影正式上映的时候,反而还要掉过头来找他们评理。

原本孟氏孤儿的前景就并不看好,现在,导演的心情又陷入了低谷,它的质量就更加堪忧了。

这还能不能行了?

要是老张,恐怕大家还能有所期待,毕竟,老张是个情绪稳定的人,不会因为同部电影的新人获得了国际大奖就消极怠工,老张对于自己的作品还是很负责任的。

况且,他的得失心也没有那么重,从奖项上来讲,老张也要领先一些,有了众多奖项加身的老张,自然可以泰然自若的拍完自己的电影。

反观海哥……

那个情绪波动,着实不是一般的大。

可以说,海哥的情绪好坏,是完全带入个人的作品的,心情好,手感就好,心情差嘛,就自由放任。

孟氏孤儿……

飞奔而去的吴迪,此刻根本就没有闲情逸致关注海哥的心理建设,就算之后他彻底把电影砸了,不拍了,对于他来说也没有多少影响。

甚至,他还吃亏了呢!

如果真的就此不拍了,那么,在孟氏孤儿这部电影当中,最后承受海哥折磨的,不就是他吴迪了吗?

除了他,再也不会有一个人因为这部作品受到伤害,如果小齐这个电话可以更早一点来的话,说不定,他也不必遭这份罪了。

可怜啊!

他还是没有这份好运。

吴迪急匆匆的往外跑,已经看到了片场的大门口,猛然间却脚步一停。

等一下!

手机呢?

他的手机在哪里?

没有手机,他到哪里去接电话?

在这个人人都有手机的年代,想要找到一部手机倒是不难,问题是小齐的手机号,他根本连前三位都不记得。

这都是什么年代了,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的手机号记记清楚都已经不容易了。

不是极端亲密的人,相互之间是绝对不可能记得手机号的。

没有号码,你打什么电话?

啧啧,关键时刻,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

为什么刚刚不再多问一句?跑那么快做什么?

没办法啊,太激动了,一下子没控制住,现在后悔也晚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