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智障啊!(4/4)

力提升,获取到更大的工业实力,制造出更多战舰,操纵更多战舰,光复太阳系!

此刻,建造在海卫一地下的计算科学院之中,100余名已经被驯服的伊塔计算科技专家,以及海卫一之上约1000名人类计算科学家已经夜以继日的工作了三个多月的时间。韩阳的庞大算力便也投入了这么长时间。

综合来看,开发具备实际意义的量子计算机是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性项目,牵扯到不知道多少门学科,通常情况下需要至少上百万名专家投入进来,各自承担一个细分项目,最终达成整体上的突破。

此刻这仅仅一千多名科学专家,实在是太少了。

就算那100余名伊塔专家,也不过只掌握了自己领域内的一小部分知识而已,对于其余知识,便所知甚少。

但没关系,有韩阳在。

韩阳可以通盘掌握所有有关于计算科技的知识,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以最高的效率对整个工程展开谋划与推进。

沟通成本?不存在的。

不同领域间的技术障碍?不存在的。

宏观与微观之间的技术障碍?不存在的。

外部干扰?不存在的。

不存在的。不存在的。不存在的。不存在的。

所有的所有,一切的一切,凡是非技术层面不利于此刻开发的因素,全部不存在!

如此,韩阳此刻的研发效率,甚至于真正可以比拟于一个文明,甚至更要超出。

这,便是韩阳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达成对于第一代具备实际意义的量电计算机的开发的底气所在。

便在这种情况之下,一个又一个技术障碍被韩阳攻破。

量子稳定性?必须要在极为接近绝对零度的温度才能保持稳定?

那就一边研发足够稳定的制冷设备,一边想办法提升在较高温度下的量子稳定性!

最终,韩阳掌握了在122开氏度——约零下151摄氏度,保持量子稳定性的技术。

量子算法?

针对特定的问题,韩阳一天之中便进行了数百万次试验,内容涵盖微观物理到数学原理,最终在多个领域实现了量子优越性,编写出了合适的量子算法。

结果转化与提取?纠错机制?电子计算机适配?供能模块?

量电计算机的开发一日千里。

最终,在韩阳投入太阳系内的战舰总量攀升到四万艘,被伊塔人摧毁足足两万多艘之后,第一代量电计算机终于被开发了出来。

韩阳输入了一个位数高达600多位,也即亿亿亿亿……(总计80个亿)的超乎想象的庞大数字。

它虽然巨大,但除了它自身与一之外,仅有两个因数。也即,它是两个极为巨大的质数的乘积。

现在,这台量电计算机需要将这两个质数找出来。

放到传统电子计算机之上,这项计算所需要的时间将长到没有现实意义。因为数字实在太过巨大了。

但……

仅仅两分钟而已,两个各自高达三百多位的巨大数字,呈现在了韩阳面前。

质因数分解测试,完成,达成预期。

接下来所进行的,是一道必须要同时具备两种计算机优势才能算出答案的数学题。

这一次,量电计算机用了三分钟。

达成预期。

韩阳足足进行了几十万项测试,全部达成预期!

“很好……融合!”

下一刻,这台代表着人类文明最先进技术的量电计算机从实验室之中瞬间消失。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