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大城陷,耶律释鲁出场(2/3)

暗箭偷袭,杰克多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导致了手臂中箭。

也亏得奥尔良来得及时,要不然的话,杰克多恐怕还真会死在施隆的偷袭之下,不过即便如此,杰克多也好不到哪里去,最终因为伤重,而不得不暂时退场。

不过能够捡一条命,还是很不错的了。

重创杰克多后,施隆和李农信心大增,觉得这些鲜卑军将领不过如此,所以他们二人再度联手,准备如法炮制,按照方才的配合方式将奥尔良干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是,他们二人实在是太小看奥尔良了,不过这也难怪,现在的奥尔良还不出名,在漠南之战中还差点被丁普郎斩杀,若不是慧光及时来援,他恐怕成为第一个战死在超一流手中的神将。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施隆他们可没有死志的双倍增幅,而奥尔良的实力也不弱,哪怕施隆和李农联手也无法对奥尔良产生威胁!

甚至,由于李农的实力在二人中较弱,瞬间变成了奥尔良的突破点,若非李农在生死危机之下,最终临阵突破,基础武力达到96,恐怕还真会死在奥尔良手中。

但就算李农临阵突破,对战斗也没有太大的影响,他也仅仅只能做到自保。

就这样,在奥尔良发起的攻势下,施隆二人完全与他陷入了僵持之中,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施隆只得放弃斩杀奥尔良,转而指挥汉军将士,准备尽全力将鲜卑军彻底击溃!

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就只能趁着双方尚未绞杀在一起,开始缓缓撤退。

不过,奥尔良可不会就这么让施隆他们撤退,只见他手持长枪身先士卒,使得鲜卑大军的士气,瞬间暴涨起来,从而也导致了,城门口的汉军处境,变得越发艰难!

见奥尔良竟然准备,吞掉自己麾下的军队,施隆瞬间感觉自己被轻看了,顿时火冒三丈,所以他也就不再撤退,而是坚守待援!

因为在出发前,施隆就已经知道刘原的大军要攻打大城县,只是他正好碰上如此难得的机遇,怎么可能会轻易放过。

不过现在看来,仅凭他这一支部队,还不足以占领大城县。

但是,就这么让他撤退了,他也不会甘心,毕竟这可是一个大好的机会,所以,哪怕快要被敌军包围,施隆也要下令死守,等待后方刘原大军的来援!

就这样,汉军和鲜卑军这两大势力,围绕着大城县东门,展开了一场旗鼓相的厮杀。

最终,施隆坚持了下来,等来了刘原的大军。

随着刘原大军的加入,局势瞬间导向了汉军,哪怕奥尔良身先士卒也是没有用处,反而因为太过突出,而被刘天孝招呼上了!

如果不是身边的护卫,拼死前来支援守护,奥尔良恐怕就要死在刘天孝的虎头金枪之下。

“该死的汉人,此仇我总有一天会报的。”奥尔良对刘天孝撂下一句狠话后,连忙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撤退,撤……。”

“刘将军,我军是否对其进行追击!”看到奥尔良如同丧家之犬一样撤退,施隆当即问刘原道。

“穷寇莫追,还是先把大城县守好再说,主公这次的目的,就是拿下整个并州,至于阴山山脉,现在还不是时候。”刘原意味深长地说道。

就在汉军拿下大城县时,另一边的朔方城,也面临薛仁贵的大举进攻。

守城之人不是旁人,正是耶律阿保机的伯父耶律释鲁。

耶律释鲁,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伯父,痕德堇可汗时,助耶律辖底强行柴册礼,夺取夷离堇(军事首领)要职,自任“于越”,总知军国事,位于夷离堇之上,操纵部落联盟军政大权,是为契丹于越官职之始。

耶律释鲁在掌权期间,契丹经济、军事均有所发展。

在此之后,耶律释鲁选择北征于厥、室韦,西伐党项、吐浑,南略易、定和奚、霫。

占居潢河(今西辽河上游西喇木伦河)沃壤,兴板筑,置城邑,教民种桑麻,习纺织。

“辽王业之隆,其亦肇迹于此”,为阿保机开国称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为加强统治,耶律释鲁创立侍卫亲军“挞马”,委阿保机首任,称“挞马狘沙里”,是为阿保机政治生涯的端肇。

历史上的耶律释鲁,是一位能征善战,还富有较强政治能力的人物,不过这个耶律释鲁,乃是残唐英雄前传的人物。

书中记载,耶律释鲁不仅武艺高强,是北国第一猛将,同时还熟读中原的兵书韬略,虽然比不过韩信、卫青这样的人物,却也算得上是辽国的一位出色大将。

他对因为对闵冉、项羽这些中原猛将非常敬仰,所以从小就勤练力气,两三百斤的石墩能够单手轻松举起来,到了十七八岁已然有了千斤的神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