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朝堂之争(1/2)
或许是她感觉自己相比叶尘身边其她的女人,既没有过人容貌,也没有其它的本领,特别是寡妇的身份,让她心底深处感到不安甚至自卑,所以才要求这样做的吧!
“要用这个腰带吗?”韩可儿声音温柔的让叶尘感觉要迷失在其中。 网但叶尘看见她拿起的这个腰带,却是想起了另外一个女人,那个比眼前韩可儿甚至还要可怜,但却骄傲倔强的喻清妍。叶尘想起离开开封时,喻清妍送自己腰带时,神色中的依恋和情愫,以及昨晚上喻清妍强忍着泪水跑出去的情景,心中暗暗自责自己昨晚上的话说得太重了。
看着叶尘点了点头,韩可儿柔软而修长的手轻轻握住叶尘的大手,让他按着衣角。她站在叶尘的正面,手臂伸到他的背后拉直衣服,把腰带从后面绕过来,这个动作好像是在拦腰拥抱叶尘。
穿戴好,韩可儿又让叶尘在凳子上坐下,伺候着叶尘用盐水刷了牙,洗了脸,梳了头。
期间,她的手指轻轻摩挲着叶尘的脸,眼神专注,表情更加娇羞柔媚。让叶尘生出恨不得将其抱在怀中的想法。
许久之后,叶尘洗漱完毕,穿戴整齐,长吁一口气从卧房里走了出来。
………
………
今日早朝。文武百官真是一团和气。
魏王赵德昭带着第一批粮食顺利抵京,后续粮食正源源不断输运开封,开封武双全的一位贤王,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赵光义听了这话脸上腾地一红,红光刚刚泛上额头,刷地一下整张面皮又白了,紧接着又恢复如常,颜色变幻之快,让一直暗中用眼角余光注意着赵光义的叶尘不禁唬了一跳:“我靠,赵老二这练的什么内功…………”
难怪赵光义有这样的表情,赵普这番话一出口,朝堂上已经有许多官员露出了诡异的神色,目光在天子、赵普、赵光义三者之间开始逡巡起来。一些新晋的官员不知其中缘故,还不以为然,殿前都点检是禁军殿前司的第二把手,只是从三品的高级武官,上边还有殿帅呢,赵德昭是皇子亲王,何等尊贵的身份,屈尊做个禁军殿前都点检有甚么了不起的?
可是朝中一些老臣,尤其是大宋立国之初就是朝中官员的人,一听赵普这么一说,登时勾起了他们的回忆,表情可就有点古怪了。要知道,当今天子,在黄袍加身,陈桥兵变之前,所担任官职便是殿前都点检,且因为这个原因,开国十多年来,这个职位一直是空着的。
若是外人担任这个职位,肯定大有忌讳。可天子的长子赵德昭担任这个职位,反而从某程度上谕示其储君的身份。
现如今赵普却主动建议让魏王担当这个军职,这是什么意思?这简直是当众给赵光义一记响亮的耳光!
可是赵普说的冠冕堂皇,赵光义又不便反驳,甚至不方便让自己的人出面反驳。那一来就算赵德昭做不成禁军殿前都点检,也难保不会引起天子对他的警觉,未免得不偿失。赵光义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把恨深深压在心头。
赵光义没有表态,他这一派的人虽不出面附合,自然也不便出面反对,赵匡胤却似乎完全不曾记起这桩旧事,他缓缓扫视了群臣一眼,捋须沉思片刻,点头道:“好,那朕就封德昭为禁军殿前都点检,让他去学学行伍中的本领吧。”
赵普听了,嘴角便悄然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这不过是一个试探而已,现在,他自信已经明白了官家的心意,那么他就可以从容布置下一步棋了。
………
………
朝会之后,叶尘和东西两府(枢密院和政事堂)重臣。以及三司正副使,和赵光义被天子留了下来,进入内廷,站在崇政殿的御堂上。
赵普都知道黄河中上游,河东、关中、关西最近阴雨连天,暴雨频频,赵匡胤又怎么能不知道。
甚至他这几天已经让河堤司的人进行预测,若是这样的天气再持续上半个月,按照往年河堤加修标准,黄河决堤,大洪灾已成定局。如今因为叶尘的出现,提前知道此事,准备了大批粮食自不用说,动用十数万军民抢修河堤,最终也要比往年更高、更厚、更坚固。才得以在目前为止,黄河始终没有决堤。可若是这样的天气持续过半个月以上,或者暴雨次数增多,持续的时间增长,以现在的河堤能否保证不决口,没有人敢说。
另外,让大宋天子和朝堂重臣此时个个一脸忧愁沉重的是,正在白马县主持抢修河堤的治河提举金堤于越泽,今早上刚刚派人递上的一道奏折。
因为叶尘说的是白马县会决堤,这一个多月以来,主要抢修白马县一段河堤,其它地域河堤虽然也一并加修,但却远比不了白马县。按照于越泽奏章所说,就算白马县不决堤,附近其它几个黄河边上的县也大有可能会决堤。
“皇弟!开封下辖各县现在还能征调多少劳役?”赵匡胤问道。
赵光义上前一步,说道:“官家!开封境内劳役已经最大程度征调,家家户户成年男丁都已经去修河堤,此时已经无劳役可调。”
赵匡胤叹了口气,他对此早有所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