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议储(1/4)

“下官拜见王爷。fqxsw.”

私下里的交情是一回事,公然的场合见面,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李中易彬彬有礼的对李琼拱手行了礼。

“哈哈,无咎,开封城内最近假话四起,你这个本地的父母官,可知晓?”李琼摸着胡须,笑看着李中易。

李中易心想,由于年纪已高的缘故,深受柴荣的信任的李琼,已经很少参加常参的朝会,他今天的忽然露面,显然另有隐情。

而且,假话这么快就传到了李琼的耳内,显然,今天的朝会,要出大事。

“回王爷,下官已经派人往抓那散布假话的源头。”李中易觉,四周的官员们全都停下了脚步,默默着看着他和李琼二人。

大庭广众之下,李中易自然不可能泄漏私下里安排的内幕,他只是按照顾有的责任,答复得四平八稳,滴水不漏。

李琼冷冷一哼,说:“老夫不预国事久矣,宵小们居然如此猖狂,难道是欺我大周无人么?”

李中易早就料定,李琼的忽然露面,必有蹊跷。果然,李琼今天来上朝,目标就是为了假话的事。

病中的柴宗训,其准太子的地位假如涌现动摇,朝局确定不稳。先受损的就是柴荣本人,其次是符家¢,至于李中易这个准太子之师,自然也没有任何利益。

李中易淡淡的说:“多事之秋,宜用重典。”他的资格远不如的李琼,狠话点到为止。也就足够了。

通俗的说,权利是天子给的。权威却需要自己往建立。

这时,韩通的大嗓门忽然传进李中易的耳内。“他奶*奶的熊,谁敢有非份之想,老子剁了他全家。”

李中易眯起两眼,看了眼目露凶光的韩通,他不由暗暗一叹,还真是一语成谶。在赵老二夺位的过程之中,制作的唯一血案,就是宰了韩通的满门老小。

尽管,李中易对韩通的为人。不太感冒。可是,韩通用全家老小的生命,回报了柴荣对他的重用和信任,就这一点来说,姓韩的,的确是条好汉子,只是时运不济罢了。

早朝前,涌现了二李一韩的小插曲,在场的文武百官们。心里大多有数,风暴即将席卷全部朝野。

这时,在场的监察御史,主动站出来。厉声喝道:“大殿之前,不得喧哗,吾必弹劾汝等不检点的大臣。”

监察御史。不过是天子敲打重臣的棍子罢了,棍子高高举起。是否落下,或是打多重。只有柴荣才有决定权。

李中易、李琼以及韩通,也都没把监察御史的怒吼,当作一回事,顶多也就是罚钱而已。

在这个时代的官场,所谓的贪污啊,受贿啊,喝花酒之类的行动,都属于小节,只要不是做得太过于肆无忌惮,天子都可以优加包容。

站队正确,或者说是政治正确,才是身为朝廷重臣的第一要务。和天子陛下始终保持一致,官运尽对亨通,前途注定无量。

反之,你假如遭了天子的嫉恨,哪怕你是举世无双的能臣,间隔掉脑袋的那一天,为时不远矣。

监察御史的搅局,早在李琼的预感之中,他的目标既然已经达到了,顺势收了手,回到了品的重臣行列之中。

进殿之后,李中易这个二品大员,已经有资格站到群臣们队列的第一排。不过,李中易的资格尚浅,具体的站位,依然最靠近殿门。

李中易在队列中站稳之后,视线的余光告诉他,身后有很多人正盯着他的后背。

嘿嘿,没措施,人比人气逝众人,李中易如此的年轻,就已身居高位,遭人爱慕嫉妒恨,乃是必定生的事情。

这年月,柴荣说李中易行,李中易即使不行也行。

更何况,李中易东征高丽,立下赫赫的灭国之功;西伐党项,打残了拓拔家的割据权势,使大周帝国获得了战马起源地。

另外,李家和皇家共同经营的皇商事业——逍远津集市,已经成了全部大周帝国,最大的财源之一。

尽不夸张的说,固然商税进步到了十五抽一的水准,可是,由于逍远津商品批市场的宏大集散作用,商家,尤其是走水运的商家们,非但没有亏本,反而比以前赚得更多。fqxsw

大周和北宋都选择定都开封,除了政治角力的因素之外,实在,也和开封城水运异常之方便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汴河通黄河,大运河又是连接着江淮和黄河流域的经济纽带,水路运输不仅载货量大,而且方便快捷,比之需要耗费无数人力畜力的6路运输,本钱低得太多。

由于是唐修隋史,正史上的隋炀帝杨广,被唐朝的天子抹得一团漆黑,否则的话,怎么反证唐代隋的巨大光荣正确呢?

除了好大喜功之外,杨广最重要的毛病,就是在征高丽的时候,将三十多万东征西讨,所向披靡的精锐府兵,丧失殆尽。

朝廷所控制武力的严重衰败,导致各地门阀生出异心,群雄并起,从而断送了来之不易的大隋山河。

可是,杨广主持修通的大运河,却是功在当代,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