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相公之威(2/2)

得十分痛快。

来到这个世界上,李中易最厌恶的吃食,实在是羹。好好的青菜,鲜嫩的羊肉,非得要一锅煮得稀巴烂,令人难以下咽。

吃罢早饭,李中易净过手,在唐蜀衣的服侍下,换上紫袍玉带,戴上朝冠,罩上乌黑的官靴。

一切收拾完毕,李中易缓步踱出漱月阁,登车行驶到了李府正门。

这时,正门前,宰相的仪仗已经排开,元随们也已各就各位。

按照周制,宰相的仪仗,极为显赫惊人。仅仅朝廷放俸禄的元随,就从几十名,瞬间忽然百名,达到了一百单八名的程度。

李中易还是参知政事的时候。代表宰执的清凉伞,只有一柄。如今,却是三柄。前后中,各一柄。

另外。李中易以前没资格享用的弩手元随,现在,也被堂而皇之安排在了马车的两侧。

周随唐制,但是,某些处所却又颇不雷同。比如说,大朝会之时,参知政事实在并无座位,可是。宰相却可坐而论政。

假如说当上宰相之后,所带来的福利待遇,这一条令李中易非常舒服。

不仅如此,从此往后,李中易再见柴荣、小符贵妃和皇太子的时候,不仅免跪,而且还有座位。

李中易毕竟是现代人的人格思想,说句心里话,他一直非常鄙视跪拜之礼。现在,他终于有资格摆脱某些礼节的束缚。在情势上拥有了较为的人格尊严。

宰相之尊,位极人臣,李中易登车之后。李云潇大声喝道:“相公上朝喽。”

“呼呼……啪……”领头的一骑元随,挥动着手里的长鞭,在空中转了好几圈,蓄足了力之后,猛的击打在了地面上,出令人刺耳的鞭响声。

紧随其后的是,八名高举“衔牌”的元随,当先一牌上书几个醒目标金漆大字: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宰相的衔牌,在明亮的灯笼光线映射下。熠熠夺目,令人一眼可见。并且毕生难忘!

头块衔牌过往之后,第二块衔牌。上书“特进”二字。其后的衔牌,分辨是开国逍远郡公、太子少保、徐州牧、朔方节度使、翰林学士承旨、开封尹等等,令人眼花纷乱。

元随的队伍之中,有人专门高高挑起灯笼,灯笼皆是一样的制式,印上了李中易最显赫的身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本朝体恤民生,禁止在早朝时,叫锣开道扰民。为了区分官僚系统之中,各位老大们的权势和地位,按照规矩,响鞭的次数和灯笼上的字体,也就成了彼此分高低的标记。

别看李中易出门不算早,可是,达到宫门前的度,却并不慢,可谓是后先至。

原因实在很简略,路上遇见的所有官员,都必须避让到路旁,等李中易的车驾仪仗过往之后,这才可以持续上路。

李中易下车的时候,回头看了眼追随自己上朝的仪仗队伍,心里多少有些小小的自得。

难怪,林副统帅要说: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醒掌天下之权,醉卧于美人之膝,以李中易如今的地位,实在大致享受到了其中的滋味。

不同的是,李中易如今所拥有的特权,并不牢固和坚固,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丢掉来之不易的成功果实。

李中易手捧象笏板,正欲迈步走进宫门,却见一个宫中的内侍,屁颠屁颠的奔到他的面亲,跪下行礼说:“请相公上马进宫。”

借着宫门前通明的灯火,李中易赫然看见,一位小内侍牵着一匹挂着紫色缰绳的白马,正眼巴巴的看着他。

哦,是了,本朝一向优遇宰臣,凡是政事堂内的真宰相,皆有资格骑马进宫。

由于资格尚浅,岁数过于小的缘故,李中易迟疑一下,并没有马上乘马进宫。

不过,李中易稍作思考,便果断下了决心,能够骑马,又何必走路呢?

以前,李中易听过一个笑话,某地级市委,新购置了一批进口的皇冠车,打算配给领导们做专车。某位不知趣,想显示他自己廉洁奉公的副市长,居然把车退回给了机关事务局。

这位副市长开了个“好”头,市委的领导们,谁都没敢往坐舒适的新车。

成果,不到半年,那位副市长就由于累计三年里,收了各个部分的年节土特产,价值三万块,被判了三年徒刑。

一万块判一年,三万块判三年!众怒难犯,何苦来哉?(未完待续)

ps:兄弟们,月票十分不给力呀,本想一鼓作气,码出三更的!

...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