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河边的少年 一(1/2)

写了一宿,刚睡醒,更新晚了,抱歉

-------------------分割线---------------------------

北方吹来的寒风裹杂着冰屑在大地上肆虐,空中飞舞着的雪花在很快的时间内就把天地间的一切都淹没成一片洁白。不过这种洁白并不能让人感到愉悦。

今年的天气比往常要寒冷的多,风雪也比往年要大、要多的多。听说北地的代郡因此还遭了雪灾,冻死了不少的马匹。看来来年的马匹价格注定要上涨不少了。再有就是北边的林胡、楼兰等异族也因为这场白灾造成了人口的锐减。也许用不到等到开春,饥饿的游牧民族就会叩关,进行劫掠,以延续他们部族的生存了。

不过,这些都不是赵世该操心的事情,他可没有什么那么多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身体既然已经恢复,而自己的学业也在便宜老爸的解说下有了长足的进步,如今正是他无事一身轻,感怀天地的时候。

告别了乐池,带着自己的小童乐成来到了乐家于灵寿城外临近河水的别院。时而纵马狂奔,时而破冰垂钓,欣欣然,悠悠然。怡然自得,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真真羡煞旁人。

今日里天降暴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赵世带着乐成泛舟于江上,于惟余莽莽之中,独钓寒江之雪。于轻舟之内感怀天地,追忆过往。

看着飞舞的雪花,赵世不禁想起了自己后世的朋友。当初经常和朋友开玩笑的说,‘咱们去吃火锅,什么时候下雪什么时候去。’不想一语成谶(趁),总是赶不对时间,也就没有一起赏雪小酌的机会了。

“下雪了,兄弟,你那边不知道有没有下雪呢?家里一切都好吗?你会不会在下雪的时候想起我这个朋友呢?

哎,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你并不存在。而对于未来的你而言,我又是否存在过呢?”

一声童音把赵世从对往事的回忆中拉回了小船之内,“公子,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您看接下来要怎么做啊?这些东西该怎么吃啊?”

回过神来的赵世,转头看着自己的小童小乐成。只见他正捧着一个大号的竹篓,里面放着不少的东西,船舱内枝着一个铜釜,下边正用木炭烧着。小孩明显对于食物的抵抗是脆弱的,尤其是新奇的吃食更是难以抗拒了。

今日听见公子说要吃一种叫做“火锅”的东西,虽然没有听过,但丝毫不妨碍他那丰富的想象力,“公子说的东西一定会很好吃”。

所以在公子言明要准备什么东西之后,便自告奋勇地承担起了一切。他觉得这样也许更能尽早地吃到火锅。

赵世看着小乐成准备好的东西,转身便回到了船舱,盘腿坐在了铜釜之前,做着最后的准备。

“釜”其实就是一个大一点的锅,不过这个时候一般称之为“釜”,就是日后“破釜沉舟”中的那个“釜”。它一般是行军打仗的时候士兵用来煮东西吃的炊具。用链子掉在木架上,底下生火,很是方便。为了不那么的有别人于众人,入乡随俗的赵世也随大流的管这东西叫“釜”了。

吃火锅重要的是要看汤底,对于材料有限的赵世来说,为了弄个稍微能吃的下去的汤底可是真真废了自己不少的力气。

由于他是“无辣不欢”,但是辣椒这个东西要等一千多年以后,明朝的时候才会从美洲传入中国,这个时候哪里去找呢?不过在多方打听之后,他找到了另一种东西来代替辣椒,那就是“茱萸”(猪鱼)。

茱萸就是在辣椒传入中国之前,国人用来充当五位之一,辣的东西。不过这东西不能直接食用,要经过比较复杂的工序,才能入口。

在走访了来自巴蜀地区的商行之后,他终于在蜀中的一位大商人处找到了这种东西,并且还是加工好的。并且在那里还找到了花椒和八角,不过此时,这两种东西都不是用来吃的。

花椒,因为具有一种独特的香气,所以这时的人们,尤其是士子阶层通常把他们装入香囊用以佩戴。就像《离骚》中说的那样,“览椒兰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离?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

所以它一般是用作为香料来使用的,几乎很少人会去吃它。

而八角,更是作为一种止疼的药物来使用的。听说对于治疗牙疼有奇效,听着蜀商的解释,赵世不禁直嘬牙花子。原来“大料”可以治牙疼,早知道我就不用疼那么多天了。

赵世把找来的花椒、八角、茱萸以及野葱野蒜一股脑的扔到了锅里。然后就把肉用自己的“虎牙”切成小片也扔了进去,盖上个盖子就烫起了酒。

原本赵世想弄个什么肥牛火锅的,不过这个时代,牛是非常重要的耕作工具。几乎和马一样,都能算得上是一个国家的战略资源了。

所以几乎很少能吃到牛肉,除非是有意外死亡或者老死的,才会有牛肉吃。病死的牛他可不敢吃。好在羊肉是可以保障的,所以今天赵世就让小孩弄过来一些羊肉,准备做“小肥羊”了。

风渐渐的小了,可是雪却越发的大了。外边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