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舌战(2/3)

来被公子卬用狼毒箭偷袭,亦不曾后退半步。凛然威风,莫可名状。

先君的一箭之仇,原本是不共戴天。然而,今我国君并未记恨魏国,反倒有意结好。此乃我秦国最大之诚意也。

秦魏两国,国力不可同日而语,秦强而魏弱。这是不争的事实。强国结弱国之好意,还拿出土地作为补偿,这才是真正的公道,真正的合理!

我河西故土如果魏国不予,秦国自可尽起虎狼之师,自己来取。

到时候,你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这才是真正的公道!

不过,那时必定会血流漂橹,满目疮痍。不知是时,这大梁城内会有多少孤苦老人将失去自己的儿子,而又有多少孤儿寡母失去自己的父亲丈夫呢?

届时大军之下,尽皆化作齑粉,魏国上下尽皆缟素。此实非人主之福啊!”

“张仪!你这是在威胁我大魏么?”田需听罢,怒目而视。

“张仪不过说的都是事实而已。何来威胁不威胁?你魏国不过尔尔,在我大秦铁蹄之下,安能苟活?莫不如及早北面事秦为上。”

“张仪庶子,欺人太甚!你这是要作死吗?”群臣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就连端坐于王座之上的魏罃,也因为张仪的话而感到无比的愤怒与屈辱!

惠施则冷冷的对着张仪开口言道,

“张子可知,我大魏之地,南有鸿沟、陈、汝南,有许、鄢、昆阳、邵陵、舞阳、新郪;东有淮、颖、沂、黄、煮枣、海盐、无疏;西有长城之界;北有河外、卷、衍、燕、酸枣,地方沃野千里,带甲之士不下三十余万,兵车万乘,牛马更是无数。

乡间房屋密集,人口稠密,就连放牲畜的地方都没有。到处是车水马龙,日夜川流不息,隆隆的马车之声,犹如大军过境一般。

暴秦以势压人,失道寡助。一旦强秦来攻,山东六国必不会坐视。我大魏乃煌煌的中原大国,大王更是天下少有的贤主,何会对虎狼之国春秋供奉,北面侍之?

暴秦虽强,但并非独霸。昔日越王勾践凭三千散卒,擒夫差于遂;武王率甲三千,斩纣于牧野。今我大魏并非全无一战之力!

玉石俱焚之下,秦国也讨不到好处去。”

“哈哈哈哈哈哈~~~~~~~~~惠子所言,乃苏季的合纵之策吧?拾人牙慧,不过尔尔。”

张仪听到惠施的反驳之言,不禁在众人面前放生大笑,神情说不出的张狂。笑过之后,转头对着魏王言道,

“魏王还请听张仪一言。”

“张子但讲无妨。”魏罃冷冰冰的说着。

“大王在上,诸位臣工在下,张仪放肆,还请原谅。”张仪先是对着众人躬身一礼,然后开口言道,

“魏,地方不至千里,兵卒不过三十余万。然,地四平,诸侯四通,条达辐辏,无有名山大川之阻。

从郑至梁,不过百里,从陈至梁,也不过是二百余里。马驰人趋,不待倦而至矣。南与楚境,西与韩境,北与赵境,东与齐境,士卒守戍四方,边塞参列,粮屯就不下十万。

魏之地势,古之战场者也,此乃兵家必争之地。

魏若南好于楚而绝于齐,齐必攻于东。东交于齐则恶于赵,赵必侵于北。不合于韩,则韩进于西。不亲于楚,则楚略于南。

此恶于诸侯,实乃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夫诸侯之合纵所为者,以安社稷、尊主、强兵、显名也。合纵者,天下为一,约为兄弟,邢杀白马,以盟誓于洹水之上,自此守望相助。

然则,夫亲兄弟者,同父母尚有争家产,而夺钱财,继而大打出手,对簿公堂。今魏王欲持一纸纵约书而求安自心,难保日后诸侯不会反复吧?

而今,为大王计,为魏国上下万千黎民计,莫如事秦。

事秦则楚、韩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齐、赵亦不敢轻视。自此大王则可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我王,张仪所言实乃是胡言乱语,是在坏我城邦,其欲绝我交好诸侯之心也。我王如听其言,必将恶于诸侯。届时,西有虎狼之秦窥视,东又触怒于众诸侯,我大魏就几欲亡国了啊。

我王断不可听张仪的。还是要安抚韩赵,结好齐楚才是。张仪此子,实是我大魏之心腹大患,请立斩之。”惠施听见张仪的侃侃而言,就立即出班拜于魏王之下,声泪俱下的言道。

“呵呵,惠子与在下始有齿龌,不过小事尔。今欲杀张仪何需请动大王呢?如果今天,大王能听从张仪所言,予我大秦河西之地,并自此北面事秦,我张仪何惜此头?

请魏王即斩我头,以安众臣之心。只愿从此,我秦魏两国,睦邻友好,永为兄弟之邦。张仪于泉下也就感激莫名了。”张仪说罢,就拜于魏罃麾下,双手付于地面,长跪不起。

“张子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寡人又怎么会因人妄言,而诛杀大贤呢?张子此来,实为我魏秦可以停战,从此恢复和平。两国相争,尚且不斩来使。孤虽不才,又怎么会对张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