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孰为钓饵 三(1/2)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啊!写了一夜的东西,有点睡不着了。再更

一会去喝点小酒,看看能不能睡着。

-------------分割线---------------

公孙衍深知田盼为人,你越是表现的不置可否,他越是要你同意。而要劝说自己同意其计策,那么对方就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东西来了。所以这才一脸的不感兴趣。

“嘿嘿,犀首兄。你我兄弟之间难不成还要如此吗?”田盼显然也是看出了公孙衍的想法。

“朋友之交,乃是私仪。出兵击赵,此为国事。二者切不可混为一谈。盼子还请自重!”

“哈哈,好你个犀首。我算是服了你了。说吧,如何你才会和我一起攻赵?”

“哼哼!既然尊驾都把话都说到这里了,那么小弟就却之不恭了。这样吧,让我大魏与你齐国一起攻略赵国,可以。但是,你齐国要出兵与我一起先夺取韩国的‘新城’。借以切断韩国援救赵国之路。

如果尊驾同意,那么我就即刻回转大梁,劝说我王即日攻赵。如何?”

“犀首兄的谋划也是让人叹为观止啊。好!我答应了!如果魏国肯同我齐国一同攻赵,那么齐国将派出兵卒与你魏国先一起夺取韩国的新城。如何?”

“攻击新城之齐军与我魏军,两军该如何统属?”公孙衍问道。

“既然是助魏攻韩,当然是归属贵国节制了。怎么样?小弟我这次可是花了大价钱了吧。”

“哈哈!既如此,那么我们就一言为定了!齐国先助我攻占韩之新城,而后大魏与贵国再一同伐赵。届时贵我两国于东西两线共同夹击赵国,攻占其地。魏沿河攻至平邑;齐越河止于河北。田盼兄尊意如何?”

“好!君子一言!”

“快马一鞭!”

至此,两位当世的兵法大家击掌为誓,定下了共同攻略赵国的战略。大政方针既已定下,那么就要仔细思考如何制定战术以及如何劝说各自的君主了。但是,对于如何游说君主,二人之间几乎又产生了分歧。

“犀首兄,赵国乃是大国。如果要对其用兵,贵我两国各自需用十万以上之军卒的,否则不能全其功啊!”

“盼子所言差矣。昔者汤武在世,攻城略地之所用,不过区区三五千人而已。如今攻略赵国,何用十万?我以为各自出兵五万就够了!”

“这有可比性吗?当年宇内诸侯林立,其号称万国。其各自名为诸侯,实则不过地方数里而已。其城如今看来,不过是小小的村落罢了。是以汤武用兵,有几千人也就足够了。

然则,今日之赵国,地方数千里,兵甲数十万。即便他不能将全部兵力于一次战役投入,但是如果刨除了单单防守关隘重镇的军力,他也有数万乃至十数万人。我方要攻城略地,必须要在兵力上占有优势才行。

如果兵力不占优势,那么战局说不定会产生胶着。届时,其余诸侯势必会加以干涉的。所以我们必须要猪突猛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地结束战争才好。为此,我们必须合兵三十万以上,这才会有胜算!”

“哼哼,三十万,还以上?那么就是说,光我们进攻赵国,贵我两国就要各自出兵十五万了?这还不算攻韩所需。如果再算上攻击韩国的兵力,那么我们一国就要出兵二十万人以上!

不知道盼子以为你我两国的大王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他们会不会单凭你我的话,就决定大举兴兵了呢?”

“这,这个嘛?”

“好啦,还是我替你说吧。齐王是不会同意的!当然,我魏王也不会同意的。”

“那么犀首兄刚才所说只需五万又是为何呢?”

“嘿嘿,既然两国大王都不会轻易地同意大举兴兵。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换个方法来实现我们的战略意图呢?”

“小弟愚鲁,还请犀首教我!”

“嘿嘿,鸟之高飞,捕于美食;深泉之鱼,钓于香饵。我们先给大王们画一个偌大的画饼,制造一个可以轻易就能战胜的假象,让他们先同意出兵。

等到兵卒到手,我们在开战之前,再向其言明所需之全部兵力。届时,为了不打败仗,他们只得同意往前线增兵了。由此一来,则大事可成矣!盼子以为如何?”

“犀首不愧是犀首!小弟算是服了!我们先说各自只需五万人,大王们肯定会同意的。等要开打了,再说兵不够了。到时候箭已在弦不得不发,他们也只能咬牙坚持打下去了。

兄长的妙计真是高啊!”

“呵呵,些许的计算倒叫盼子见笑了。不过为了可以成功,首先魏齐要共同举兵攻打韩国新城。小小的新城,你我只需各自出兵一万就能打下来了。新城一下,以后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同意!大王们见此估计也会对出兵五万就能攻略赵国,有了信心。我现在就回国,去游说大王出兵助魏攻韩!犀首兄但请等我的好消息吧!”

田盼言及于此,便起身告辞。公孙衍亲自将之送出了军营。然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