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种植 第146章 毛笔墨水与鼓(二合一)(2/3)

半的长度藏于笔杆内,并使用捆扎的方式进行加固,以防止鱼鳔胶被墨水溶解,造成笔头掉出。

再把制作毛笔的山羊毛,浸泡在石灰水和草木灰水的混合溶液中,进行脱脂处理之后,王天开始制作墨水。

传统的墨汁是使用木头烧烟,产生烟灰粘附成锅底灰,再刮取下来,用含植物淀粉面汤米汁一起相互搅拌而成。

这种墨汁的质量很差,墨水的颜色吧,黑不黑灰不灰的完全不具备美观性和实用性。

其实可以在烟灰中加入明胶的方法制作墨汁,鱼鳔胶其实就是一种明胶,但用来制作墨汁最好的明胶,是用乌龟壳鳖壳熬煮出来的。

后世的珍贵食材在原始社会却到处都是,鳖因为全身没有二两肉,并不受原始人的待见,王天虽然知道他们营养丰富,却一直没有时间将他们变成一盘菜。

现在制作墨汁需要,王天就让部落里的几个孩子去河边捡上一背篓过来,他自己也跟着一同出来,去收集烟灰。

部落烟灰最多的地方,并不是用于煮食的几个锅碗瓢盆的底部,而是基本就没有停过火的陶窑。

他拿起两个钵盂形状的大开口陶罐,来到烧窑区找黑子刮烟灰,此时的黑子正在开窑,往窑外拿用来做鼓的各种陶器,此时王天觉得应该把鼓也做出来,无乐不成宴,无酒不成席,现在部落最起码有一个了。

“黑子,这些鼓烧的怎么样啊,我来取一些烟灰。”说完他就递给了黑子一个陶罐,里面有一把竹子做的刮刀。

“天子,都做好了,一个都没有坏,全在这了!”黑子指着地上一字排开的陶器说道。

“嗯那就好,你现在帮我刮一些烟灰下来,之后了我叫大手过来把这些鼓弄回部落,你和他一起蒙上兽皮,把它们做出来,我明天要用。”说完他就不停的刮起了烟灰。

现在陶窑的主力是改良后的大型陶窑,外形像带有烟囱的蒙古包,人可以直接进去。

“天子,你要这些烟灰做什么,这些碰在手上很难洗的。”黑子不解的问道。

许多木材中都含有油脂,这些油脂可以起到增亮墨色的作用,能够在墨汁表面形成一层高亮的保护膜,用来制作墨汁还能起到稳定剂的作用。

“就是要擦不掉才好,我用来制作墨汁,写毛笔字用的。”王天此时看见几个去河边捡鳖壳的孩子已经回来了。

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这东西有坚硬的外壳,基本没有什么天敌,现在的人类对它又不搭理,以至于河边都到处泛滥成灾。

“黑子你先帮我收着烟灰,一会儿我叫大手过来抬鼓啊,我得先回部落制作墨汁的材料。”

……

回到部落之后,叫人来收拾打整这些鳖,掀开鳖壳,去除壳内多余的组织,清洗干净之后丢在一旁。

王天让火一找来一个带双耳的深口陶锅,装上水开始烧起来,到水开之后将剥下的鳖壳连着裙边扔进了滚水里。

之后盖上锅盖,不停的用大火熬煮,并且时不时的打开锅盖用木棍搅拌一下,然后他找到大手让他去帮黑子。

在等待明胶的熬制过程中,王天翻找出了几块表面毛都已掉光的梅花鹿皮子,这些皮子全都进行过硝制,王天原本是想用来制作皮鞋的,现在正好用来制作鼓上的蒙皮。

皮子都是已经打理好的,玩天在表面发了一些水,其变得更加柔软一些,然后放在了一旁备用。

在明胶的熬制过程中,王天不断的用木棒去测试粘稠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锅中的香水已经越来越粘稠。

在感觉差不多之后,叫来两个强壮的女人用两块兽皮包住锅子的双耳起锅,小心翼翼的将锅中的沉淀后的汤水倒在了三个陶盆里。

经过大火的熬煮,汤水中含有丰富的鳖壳胶原成份,渐渐冷却之后就变成了颤巍巍的明胶。

样子很像是后世孩子们最爱咋的果冻,呈现出半透明的淡黄色,具有很好的弹性,指头触及会感觉滑腻无比。

明胶的主要成分就是动物蛋白,是很好的营养品,王天觉得这样吃就挺不错,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老少皆宜。

看来以后河边的那些乌龟老

鳖们日子要不好过了,因为它们碰到了最大的天敌_人类,有了这东西,真正意义上的松香墨,不应该说是陶窑墨就已经呼之欲出了。

在正式制作之前,还得试出最合适的比例,找了一个陶罐,按照不同的明胶与烟灰的比例进行测试,通过一次次测试明胶与烟灰的比例,最终确定出最佳的配比。

此时,先前刮起的那一点烟灰已经全部用完,王天只得等待黑子送来新的烟灰后,才能继续制作墨汁。

在等待的过程中,王天将浸泡脱脂的羊毛翻动了几下,使得羊毛各部分同浸泡的碱水充分接触,以便能更好的脱脂。

接下来王天选取几条粗细大小正合适的竹竿,打算截取出其中正圆的部分用来当做毛笔的笔杆。

此时才发现军刀不在身边,王天走到皮鞋缝制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