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岭上有一座威远台,筑有城堡,原是山海关前的了望哨所。[≈][].[].[]

多尔衮从这里望山海关,只见关上烟尘弥漫,听得“炮声大发”不绝。

到这时,多尔衮还没有完全释去对三桂的疑虑,他与阿济格、多铎密议:“莫非吴三桂知道我南来,故意设此圈套来引诱我吗?我兵曾三次围过北京,都不能马上攻克,李自成却一举破之。看来,此人的智勇必大过一般人。现在他统大军亲至,志不在。他是否欲乘此次战胜的精锐,有窥我辽东之意?不如分兵固守,以观察动静。”

三桂得知清军已至欢喜岭,还不见清军行动,又急忙派出山海关士绅冯祥聘、吕鸣章、曹时敏、程邱古、佘一元五人代表民意前去敦请。佘一元曾作叙事诗数首,专记此事经过,其中一首写道:

清晨王师至,

驻旌威远台。

平西(三桂)召我辈,

出见勿迟回。

冯吕暨曹程,

偕余五骑来。

相随谒摄政,

部伍无喧豗。

范(程)公致来意,

万姓莫疑猜。

煌煌十数语,

王言实大哉。

语毕复赐茶,

还辔向城隈。

这首诗真实地记叙了他们五人面谒多尔衮的详细经过。佘一元首先点明清军在二十二日晨已到欢喜岭,吴三桂委托他们代表他去见摄政王多尔衮,并嘱他们速去速回,透露出三桂的急迫心情。

他们到了威远台,多尔衮立即接见,还有范程陪同,“赐坐赐茶,款接温蔼”。

范程代多尔衮向他们明清军此次出兵的意图,请他们转告山海关军民不需“疑猜”。多尔衮“煌煌十数语”,无非把他们出征前规定的政策及帮助吴三桂报君父之仇的堂皇之言解释一番,这使佘一元等五人置信不疑,倍加感激。

完,又一次赐茶,就告辞回关。从诗中所,已知这次会见短促,因军情紧急,仅“十数语”而罢。

会见结束,多尔衮派范程随同佘一元五人返回山海关,面见吴三桂。

范程是清朝的高参,他的到来对吴军是个很大的鼓舞,他跟吴三桂了些什么,历史上没有记载,但促使了吴三桂的一个重要决定,立即面见多尔衮。

这正是多尔衮所渴望的,他迟缓不进兵的目的是,迫使三桂亲自出马,当面把话清楚,答应某些重要条款,顺便亲自来把合同给签了。

二十三日上午,吴三桂点齐十余员将官、精骑数百,出关去迎多尔衮。

多尔衮得知三桂亲自前来,大为兴奋,:“天下在掌中矣!”。他与洪承畴共同出面接见。

多尔衮假惺惺的问:“此来何意?”

吴三桂心里骂了一句:草泥马,隔空聊天聊的这么久了,你奶奶的还问我‘此来何意?’但还是认真的答道:“请大兵共诛李贼耳!”

多尔衮又问:“此意果真?”

在一旁的洪承畴替吴三桂答了一句:“三桂报君父之仇。岂得不真!”

下面该谈条件了,吴三桂所答应的是“毋伤百姓,毋犯陵寝。访东宫及二王所在,立之南京,黄河为界,通南北好。”

显而易见,吴三桂对清绝不是投降,他也学古代的那些霸主一样,割土请兵,互惠互利,实现双赢。

“从吾言,并力击贼,吾取北京归汝。不从吾言,等死耳,请决一战。”

这就是我的底线,战况紧急,我也不兜圈子,不答应我誓死接你的招儿。

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那也是几倍于清的国土面积,女真人少,就这点多尔衮还感觉消化不好,所以多尔衮爽快答应了吴三桂。

好,既然双方都没有意见,咱们就把合同签了吧。

所谓的“签合同”,就是盟誓,吴三桂和多尔衮就在威远台设下仪仗,吹螺,杀白马祭天,宰乌牛祭地,向天行礼,歃血订盟,斩衣折箭为誓。

这段清史里没有记载,后来吴三桂因为康熙削藩叛清,在檄里也承认实有其事。

历史都是胜利者写的,关于自己的斑点都会加以修饰或掩盖。

我们看历史,不能只看官方的记录,那样将会蒙蔽我们的眼睛,需要再结合一些别的记载,分析当时的情况,再得出结论,或许就更接近历史的真实。

下面“作业”来了,仪式举行完毕,吴三桂把他所率诸将引见给多尔衮。他考虑到时间万分紧迫,吴兵来不及剃发,便对吴三桂:“你回去,可令你的兵士用白布系在肩上,作为记号。不然,同是汉人,无法分辨,恐致误杀。”

上面这段是《清世祖实录》里的记载,十来万人给几百人剃个头,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怎么还会来不及就走了?可见吴三桂这时并不是投降清朝,他还是以平等的身份和多尔衮面谈。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