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1/2)

清军随后连陷衡水、武邑、枣强、鸡泽、安、霸州、阜城、威县;十二月初,破平乡、南和、沙河、元氏、赞皇、临城、高邑、献县诸城镇。又分三路出师:一由涞水攻易州,一由新城攻雄县,一由定兴攻安肃。

卢象升提兵从涿州进据保定,本来有两万人马,因为和杨嗣昌的那场争吵,另杨很不爽,找了个理由分走了一万,后来又和清军几次的接触,互有伤亡。

十二月十一日,卢象升率师进至钜鹿,所部兵又溃去一半,只剩下五千残卒,没有粮饷,饮水充饥。

高起潜率山海关、宁远兵驻鸡泽,(这个地方真是太熟悉了,离我不远,我还自己骑摩托车跑鸡泽县城买过好几次东西,前几年办过一个辣椒节,辣椒挺出名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做个广告先。)这与巨鹿不远。

卢象升问高起潜要补给,高起潜这个死太监也不爽,因为卢象升骂杨嗣昌议和的时候是连高起潜一起的。

卢先生的行政能力真是没的,唯独公关这一方面不在行,当初如果哄哄高太监,此时或许能套到手一点东西。

——但那样就绝不是历史上的卢象升了。

卢象升派人到了高太监那里,高太监了一句: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在蒿水桥,遇清兵,双方展开大战。战直半夜,清兵增援,将卢象升包围,又战到天明,清军大队骑兵赶到,连围三重。

卢象升身中四箭、三刀,仍然血战,以手格杀十数人而死。时年仅三十九岁。

接着,清军继续深入到河北省南部,蹂躏了广平、顺德、大名等地,然后把进攻的矛头指向了山东。崇德四年(169年)正月,八旗两翼兵会合于济南城下。济南是山东第一大市,经济也属于比较发达的。

没有一天的时间,清军就涌进了济南城,然后就是对济南的大肆抢掠。

战后,清理城内外尸体达十三万具!整个城里的财物被劫掠一空。

虽然咱们书写的是清朝的故事,但对清朝的罪行不能掩饰,清朝创造了灿烂的明,但也犯下了滔天的罪恶。

在冷兵器时代,不幸的只有这些最底层的百姓。

苍天有眼,报应不爽,多尔衮壮年暴死,难道不是冥冥之中有意的吗?

清军饱掠后,出济南城,转攻山东其他城镇十六处。明督师、大学士刘宇亮和陈新甲率明军只尾随清军而行,不敢进攻。

二月,多尔衮率大军至天津卫,渡过运河东归。三月,经青山口出关,安返辽东。

虽然几次翻山越岭越过长城,偷袭了燕赵广大地区,但皇太极最终还是认为,要取中原,必须经过山海关。

山海关这条路不通就不能在中原称雄。

山海关就像一条大动脉,这条脉络不通,进去的军队就会被堵死在中原。

到那时万一后方再有点什么事故,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

要取山海关,必须先拿下锦州,这就是当年孙承宗的厉害之处。

锦州就像一个盾牌,牢牢的挡在山海关前面。

本来孙承宗还想修一座大淩河城在锦州前面,防护锦州,但是被黄太极强拆了。

强拆了大淩河城,锦州便是前沿阵地了。

在它的正南面十八里处是松山城,松山偏西南十八里处是杏山城,而杏山西南二十里左右便是塔山城。这三城如羽翼,如卫星一样护卫锦州,更有重镇宁远,为锦州之坚强后盾。

以大军屡入塞,不得明尺寸之地,皆由山海关阻隔;而欲取关,非先取关外四城不可。

崇德五年(1640年)正月,都察院汉官参政祖可法、张存仁等提出一份奏章,其中讲到“进取”大计,列出三著:一攻燕京,此刺心之著也;二直抵关门,此断喉之著也;三先得宁锦门户,此剪重枝伐美树之著也。(选自《清太宗实录》)

祖可法是祖大寿的养子,祖大寿是假投降,儿子是真投降。

祖大寿假投降逃走了,皇太极都没有罪及祖大寿的养子,可见是心胸开阔,是帝王之材。

清军的长处是野战,不是攻城,所以皇太极没有先攻城,而是先屯田。

屯田的地方选择了义州,义州位锦州与广宁之间,大凌河畔,地势开阔,土质肥沃。

虽这里荒凉,又无险可依,但它比广宁更逼近锦州,自然条件更利于垦荒屯种。

三月,任命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多罗贝勒多铎为左、右翼主帅,率军往修义州城,驻扎屯田,通告明朝守将不准在宁、锦地方耕种。

到四月,仅仅一个来月的时间,数万将士“修城筑室,俱已完备,义州东西四十里地,皆已开垦。”

四月底皇太极来视察了一次,感觉屯田屯的还不彻底,指示济尔哈朗再向锦州逼近。

济尔哈朗赶着牛把田耕到了锦州城下。

崇德六年(1641年)三月,济尔哈朗又在锦州城外挖沟,意思很明显,我不攻城,先修好防御工事,你打不着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