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尘晴桐琴(2/3)

说完又将琴弦调了一回,继而丝弦连颤,悦耳之音轻轻飞出。先时,音调轻柔如雪棉,缓慢如行云。而后音调渐趋于可闻,如婴儿呢喃,嗯嗯啊啊,咿咿呀呀,令人产生喜爱之情。接着音调又高,似孩童玩水,嘻嘻哗哗,叮叮铮铮,令人再生清新之感。忽而缓慢的流水声中夹杂一声轻至几不可闻的声音,如同一片桃花飘落入流水一般,接着又是一声,继而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后来似乎风来,桃花全落入水中随那流水飘向更为深远的去处。再后来叮咚的流水之声被桃花吹落入水之声完全湮没,密匝的落花在空中翻转、盘旋。忽闻风中似有一声叹息,大有一切终了之意。如此情形转出三次。最后风渐弱小,于是花落之声,水流之声,风吹之声三声同含。继而风无,继而花无,只留流水,而流水之声也渐渐转淡,转低,终至于无。

此时琴声止,众人却全然没有清醒之意,仍沉醉在流水桃花之中,丝毫没有感觉到乐曲已完,琴声早止!

莹儿见众人还沉浸在美妙的琴声、琴意之中,便故作主张的轻轻一咳。众人方才猛然回过神来。然后对方晴雪大加赞赏。这个说琴艺奇绝,那个说琴声天籁。

方晴雪倒也大方,抱琴起身落落的躬身还礼答谢。

莹儿说道:“我家小姐弹此一曲,一为娱乐,二为抛砖,接下来便是各位士子大展才艺之时,现在有哪位公子先来一展琴技?”

众人闻听此言都跃跃欲试,只是各位都暗自忖度,方小姐这一曲实在精妙,无论琴技抑或琴意都远超自己不止一二,实在不敢先去出丑。只想若有一个比自己稍差的人先来,自己再上也不至于丢了身份和名气。故而,一时无人答话。

我虽非不善音律,却也并非一窍不通,当然更不敢第一个出丑。况且刚刚听得方小姐的琴声之中似有谈情男女藏于花间,坐于溪畔耳鬓厮磨,海誓山盟,信约旦旦之声,就知这一曲乃是借桃花传情之曲。古语有言:《桃叶》传情,《竹枝》言恨。正如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堤上行》所言:《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只是《桃叶歌》是晋代王献之为爱妾桃叶所作的歌,用以表达美好的爱情。没想到这早于晋代的新朝竟还有如此人才,可以流水桃花传情!实在佩服。不觉像那方晴雪望了一眼,不料她也正睁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望着我,似有期待。忽然见我看她,便猛然低下头去,手也不自觉地抚弄着尘晴琴的琴背。

邓晨见众人都在左右相顾,便也站起身弹了弹衣衫说道:“既然众位公子都不愿率先献宝,邓某作为评判,便随便从这名单中抽出一个人出来抚琴,可否?”

众人都觉此法最好,纷纷点头同意。

邓晨示意安静之后便向方公方向拜了一拜,走出果品桌站到中间空档处,举着手中装有十支竹签的竹筒言道:“这竹筒之内有十支竹签,每支竹签上都刻着一个名字。我从此中随意抽出一支,上刻何人之名,何人便第一个上来,如何?”

众人应允。邓晨便从中随机一抽念道:“尔东岑!”

这尔东岑坐在左手第一个位置,闻听邓晨喊叫,立时站起。

方公见尔东岑坐在左手第一位,便也走出果品桌凑到邓晨面前说道:“既然尔公子所坐之位特殊,也为少劳烦邓先生抽签,我看不若就从尔公子这边开始,接着便是坐在左手第二位的于公子,然后第三,第四,第五。待左边所有公子演奏完毕,再从右边第一位公子起至最后一位公子,各位以为如何?”

坐在左边的人当然不是很满意,但既是方公所请,何敢不从;右边的人听此言语正中下怀,当然也不反对,故而大家也都说好!

于是,尔东岑走上前去,从方晴雪手中接过尘晴琴,照方小姐之姿盘膝坐下。放好琴,尔东岑便开始抚琴。琴声一响,便有人叫道:“凤求凰!是凤求凰!”

又一人说道:“我本欲用此曲,现尔公子弹起。早知,我便做这第一人了!”言语中满是后悔。

确实,如今之情形用此曲是最最合适的。当年司马相如应好友之约到临邛令王吉家作客,见当地富翁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才貌双全,且精通音乐。相如有心挑逗,便当众弹了两首琴曲,以此挑动文君。并且曲有配诗。诗曰: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弥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劼行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刚刚那种看不起的神情和心意也随着这曲《凤求凰》渐渐消失。只听他边弹边唱:有俊美人兮,紫衣霓裳。抚琴奏乐兮,美艳无双。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心在他方。

将琴代情兮,暗送衷肠。何时得愿兮,慰我心伤。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若不比翼兮,宁投屈江。

唱毕,琴声一停,众人掌声雷动,不绝于耳。尔东岑见自己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