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斑竹清泪(2/3)

闻筝乐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调侃两人,不免有些微怒。而吕玉却因饮酒,仿若没听见一般,任他胡说。闻筝乐又受了一次冷落,不免有些心伤的闷闷喝酒。

而高晖和公孙靖虽然知道了这斑竹泪是用斑竹叶所酿,却不知如何酿法,又加这斑竹泪实在清爽无比,确想自己亲酿一次,于是齐齐问道:“敢问老父,你这酿酒的秘方可是不传外人?”

青竹子听其问得有些突兀,不解的问道:“公孙先生和高先生为何有此一问?”

那高晖和公孙靖对视了一眼,公孙靖略一迟疑开口说道:“如果老父这酿酒的秘方不是秘密,我和高先生想向老父您请教,以后在家自己酿制,这样也好天天有此口福啊!”

青竹子听了缘由,当即笑道:“公孙先生说哪里话,我这酿酒的方法有甚秘密可言,公孙先生和高先生只管要便是。”说完哈哈笑了一阵。

闻筝乐此时又得了说话的空子,紧接着说道:“老父,你就赶紧说吧,大家可都等着呢。”

青竹子微微一笑,说道:“这个秘方吕瘦梅是知道的,不若让他讲讲?”

众人都叫好。然而那吕玉却只顾喝酒,根本就没听到大家在说些什么,如今还在豪饮。这吕玉,爱酒,尤其是青竹子酿制的斑竹泪,喝得虽多,却从来没醉过。众人看了一阵,并不见他说话。坐在他身边的王兰惠知他秉性,当即悄悄拉了拉他的衣襟小声说道:“小玉,老父让你帮忙向大家讲一下酿造斑竹泪的方法呢。”

吕玉听了,当即一愣,再看众位都在期待的看着自己,当下尴尬一笑,说道:“对不住,对不住,实在是因为这斑竹泪忒也好喝,今天不喝个够,我怕以后再没机会赚这青竹子的酒喝了!”

众人见他如此解围,均是哈哈大笑。

闻筝乐见吕玉不说话则已,一说就把大家逗得大笑,心中稍有不爽,便说道:“你这瘦梅恁多废话,赶紧讲讲彭城老父斑竹泪的酿法吧?”

吕玉呵呵一笑,说道:“想必大家都知道湘妃泣竹的故事吧?”

闻筝乐说道:“哎,这个故事应该让幽兰妹子和大家讲一讲。”

方丈和僧仁师父心中有些暗怪这闻筝乐太过快嘴。这个故事很是著名,在座的都听说过,然而在坐的人却都想听听这静如处子、性格幽然的美艳女子的声音,当即默然颔首。

王兰惠见众人都在期待自己开口,便起身微微一笑,檀口半开说道:“这湘妃本是尧帝的女儿,她还有一个姐姐人称潇妃,两人同嫁舜帝。如今我们所指的湘妃就是潇/湘二位夫人。相传舜帝晚年南巡,在一个叫苍梧的地方突然病故,潇/湘二妃闻讯前往,一路失声痛哭,其情形绝似孟姜女和韩娥,而她们的眼泪洒在山野的竹子上,形成了美丽的斑纹,世人称之为“斑竹”。他们哀哀地哭了一阵后,居然飞身跃入湘江,为了伟大的夫君殉情而死,其情状之壮烈,真是旷世罕有。楚大夫屈子所写的《湘君》和《湘夫人》便是对她二人的赞颂。”

众人虽然听了无数次,却每每听来都有感动,均有些默然。而青竹子却默默念道:“昔舜之南巡不回,繄二妃兮心伤已摧。对三湘之遥兮,积水无际;忘九疑之疑兮,愁云不开。郁丹诚而饮恨,攀绿筱以兴哀。泪汤汤而千重坠睫,竹冉冉而万点凝苔。敛蛾之怨盈臆,如狸之斑变色。落红脸而珠影争圆,染碧纤兮缬文交织。夭绍婵娟,呜咽潸然。沥青简兮丹书粲粲,洒绿枝兮白露涟涟。所以精神达而理归其著,悲哀集而物谢其坚。想夫万里迎秋,重江向夕。引苍翠以歔欷,忽阑干而委积。仗拳然之手,两点垂丝;探密尔之丛,众痕凝碧。是知至必感,有怨必通。竹无情而发外,泪有感而从中。慷慨成行,乍洗龙吟之管;谰谝绕节,如交凤食之丛。宁类夫声伯再怀其梦想,杨朱徒叹其西东。岂无芳菲,渝其霜霰;岂无浩淼,忘其顾盼。是以委檀栾,寄葱蒨。来非鼓瑟玉箸之滴沥双流,去乃望夫粉箨之淋漓一变。懿乎!岩峦满目,今古同情。事虽迁于岁月,理不昧乎坚贞。或剪修竿,对潭中而锦落;或成长簟,施堂上而霞腾。岂不以拂水捎云,逾千越万。庶夫知我者,谓我点点而成文;不知我者,徒曰青青而怀怨。”

吕玉听了,默默重复了后面几句,说道:“庶夫知我者,谓我点点而成文;不知我者,徒曰青青而怀怨。青竹子为何即不述而成文,又不青青怀怨,反而酿之一酒?”

青竹子说道:“我之所以如此,想必瘦梅兄弟早就知晓吧?不然你怎么每次都喝得那么多?”

吕玉闻听大舒一口气,笑了笑说道:“果是那般?”

青竹子微微点头。

吕玉说道:“这也不枉我如此豪饮一番。不过,青竹子,事情已经过去七年了,你任何事都很洒脱,为何单单此事却做不来呢?”

青竹子怅然叹了一声,不再说话。

梅兰竹菊这四人中,青竹子和吕玉、王兰惠最为知心,大有心有灵犀之感。于是两人说话,虽不言明却彼此心照不宣,都知对方所指。原来,这青竹子之所以酿造这斑竹泪,非是因为上古传说,而是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