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指点江山(2/3)

之财,夺四方之宝集于一室,遗于阿房之佳人。挥之不曾甚惜,用之不曾自珍。又二世竟日淫乐无度、暴行于天下。不思周朝幽王“为求褒姒开颜笑,拙点烽火戏诸侯”之亡国之训。国不亡,可乎?而其为求国不亡家不破,而禁士子读圣贤之书:招致天下奇文佳句堆于一处,焚而欲绝其后患。然不思孟子箴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求万世为君,而不以布施仁政为念,却以焚书坑儒禁世人之反心。此无别于自掘坟墓也!其心之愚,愚不可彻,岂不悲乎?此二者,乃其亡国之因由也!故,终有乡野阡陌之徒揭竿而起,以致江湖侠士齐聚,如影随形而拥之。霸王一炬,三千里阿房,一片瓦砾。几千佳人、几万横财葬于火海。故曰:君以民为念,则民必拥之;反之,则振臂一呼,反者云集。”

“兄长所言甚是,然则,弟以为尚有一因,不可或缺!”

“哦?是何因由?兄弟不妨说来听听。”我觉得中国历代王朝灭亡之因由无外乎两点,一是色,二是权。权、色这两关归在一处便是一个民心向背之因由。此外再无其他。故而问道。

刘秀笑了笑,端起酒杯饮了一口,说道:“兄长也饮一杯。”

短短半个时辰的谈话,刘秀三易其题,问而不答。在旁的沐玉急了,说道:“刘秀,我们帮主问你话,你怎么不回答?”

刘秀看了看愤愤不平的沐玉,话也不说,又转过头来看着自斟自饮的我。

沉默,此时重的如同刘秀肩上的责任,也如同我肩上的责任。

然后,我笑了,道:“兄弟在选择?”

刘秀一愣,继而道:“兄长也在选择!”

而后,我们哈哈大笑,眼神里是对彼此的理解。沐玉和萱儿面面相觑,不知道我们在说些什么?什么选择不选择的?我们的话题换了三次,她们迷茫了三次,所以她们呆呆的看着发笑的我们疑惑不解。

“既然二位都在选择,那何不多饮几杯,畅诉平生?”一个温柔而不乏气场的声音在楼梯发出咯吱的脚步声之前响了起来,是晴雪!晴雪在来到这个客栈之后,觉得困乏,东西也没吃就上楼休息了。醒了之后,听到我跟刘秀的谈话,就在阁楼上细细的听着,觉得我二人话中甚含深意,心中多有感慨。如今见我们饮酒大笑,一时激动,便下得楼来。

刘秀闻言向那楼梯上望去,只见一位绝妙的人儿如天仙一般走了下来,开口问道:“敢问兄长,这位是……”

“方氏晴雪!”

“兄长果然好福气,得这样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刘秀显然听说过方晴雪的名声。

我哈哈一笑。晴雪此时已下了楼梯,来到我身边依偎着我坐下,握着我的手笑道:“谢刘大哥夸赞。”

刘秀笑着简单的做了些回复,然后替晴雪满了一杯茶水,对我说道:“方小姐知书达理,明事清情,又如此懂兄长心意,如此红颜,想必兄长绝不会有孤独之感了吧?”

方晴雪笑道:“雅尘素有心结,晴雪也只能稍作安慰,亏今日遇着刘大哥,今日你二人之间的此番谈话,一语道破内心,想必今后他再不孤独了。”

刘秀道:“方小姐言谈高雅,今日我逾着兄长也是幸运,此一段雨中夜话也解我心中大结,自此我也不会孤独了!”

然后,我们三个又笑了,酒逢知己的笑!

我怎么能不笑呢?我有两个知己,一个是依偎在我身边的倾国倾城的红颜,另一个是坐在我对面饮酒的将要开天辟地的君王。

好了,让我们来说说孤独。

现代人喜欢给孤独加上一些文艺色彩的东西,比如爱,比如寂寞。有些东西复杂了孤独,孤独很简单;当然有些东西也简单了孤独,因为孤独有时也复杂。很多人都说自己喜欢孤独感,因为他(她)不喜欢热闹,不喜欢嘈杂,甚至能静静地在某一个寂静的角落呆上大半天,甚至一天,再甚至几天都可以。可是,我要说的是,孤独并不意味着可以耐得住寂寞。如果有人说,他(她)喜欢孤独的感觉,享受孤独的感觉。我只能说,喜欢或者享受孤独的人,你们还没有真正地进入到孤独的世界,还没有真正的弄清楚什么是孤独。

那么,孤独是什么?是寂寞?不是,尽管寂寞看起来和孤独很像;是彷徨?不是,彷徨的原因太复杂。孤独是抛弃,是为人所不理解而被世人彻底的抛弃,如同一个没有底的悬崖,被人一脚踹下去,只能向下,向下,再向下……无止境的坠落,一种无所凭借的不安全感;更如同一个黑洞,被强大的吸力吸进去,有进无出。下落,无所凭借,那是一个完全不由你掌控的世界。你所有的挣扎和呐喊,根本不会得到任何的回应,连回声都没有。想象一下,你被锁到一个雪白的房间里,四面八方看过去都是惨白的墙壁,没有门窗,没有声音,单调的色彩和完全的隔离,这该是怎样的一个世界?这该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压抑到窒息,骇人到死亡。

我曾经有过这么一段经历!在林尛儿的家,刚醒来的那段日子。没有理解我的一言一行,所有人都把它归结于那场大火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