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链岛战术(2/3)

如果经营失当的话,就算是一座金矿同样也会出现倒闭。

林海疆在等待达尔豪西和罗瑟夫同其国内取得联系和相关的谈判授权之后,在与英法两国进行秘密的会务与谈判,不过这些东西他不准备全部行程文件,毕竟他不想成为第一个实际上的卖国者,曲线救国这么无耻的说法他无法认同。

林海疆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眼下他对广东的控制远远要高于广西,而对福建的控制不及广西的一半,行政方面叶名琛是两广总督,政务上他在此之前根本没有插的会。

而军事上他是南洋水师提督,总辖福建水师和广东水师,但是朝廷却没撤除广州将军的职位,而广东水师则要受到广州将军的辖制,同样,福建水师也要受到福建总兵的辖制。

林海疆同时也感谢英法联军的这次入侵,这次入侵让他理所当然的将部队的权利仅仅的掌握在中,大肆公开清除异己,整肃改编部队,以福建水师名义建立的十个营头的山地步兵就是一个例子,这些接受了六个月政训洗脑的山地步兵营头也正在逐步纳入林家军的序列当中。

由于中国沿海的复杂地形和漫长的海岸线,林海疆可以作为依靠的陆战队主力相对于广阔的国土面积实在有些微不足道,所以这使得林海疆只能改变战术,以链岛包围大陆。

为了制定这个链岛战术,林海疆亲自搭乘伤愈归舰的马江的致远舰进行了一番考察,站在致远舰的舰桥上,林海疆深深的吸了口气,在舰上他看见了很多新鲜的面孔,尤其是那些年轻焕发着朝气青年人用崇拜的目光望着自己,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有身穿白色军服镶红边的帝国旧港海军军校见习学员在向他敬礼。

甚至在卫生间,也有见习学员向林海疆敬礼,搞得林海疆忙脚乱,事后规定在厕所内方便时,可以不敬礼。

上次大战致远舰作为突击舰队旗舰可谓是居功至伟,全舰伤亡人员超过三分之一,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整修,全舰又焕然一新,为了强调火力单位时间的有效输出,致远舰载大战之后又按装了六门全封闭炮位的一百毫米克虏伯速射副炮,原本准备更换新式蒸汽的计划被林海疆的出巡所打断,于是抚远号、平远号先期进行更换,并列在双联二六零毫米克虏伯舰炮。

战舰驰骋在琼州海峡之上,林海疆翻了翻王法仁之前提供的资料和具体情报,在他的记忆中海南岛位于中国的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安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岛遥海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所谓的海南岛实际包括海南岛本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后世为我国面积最大的海岛省,不过因为自己意外的来到了这个时代,海南岛这个后世中国第一岛的荣誉恐怕依然要拱让人了。

当年清世祖顺治九年(1652)壬辰,李定国率军八万东出广西,下桂林,又攻入湖南、广東,兩蹶名王,天下震動。八月,清兵渡琼,其建置沿袭明制,于府外设按察司副使兼提学,至此海南划入大清图。

林海疆摊开《大清海南炮台汛地分布图》和《琼山地图》,开始清点海南岛周边,尤其是南北两端海湾边密布的炮台,这些炮台都是1840年之后修建起来的,修建者还缺乏火器战争的知识和战争概念,所以对海面的舰船威胁根本不大,炮台所装备火炮也都为老旧的前膛炮。

林海疆知道,中国古代的城市大多是城墙高耸,城墙成为了抵御外侵的主要依靠,明代在外敌海盗频繁出没的海南岛,琼台福地作为后世海口的初型,一直作为抵抗倭寇海盗的要塞屏障。

唯一让林海疆松了口气的就是赫赫有名的秀英炮台此刻还为修建,在历史上两广总督张之洞巡海至琼,下命给雷琼兵备道水陆统领朱采、海口参将陈良杰,在海口秀英村海域要塞处修筑有威慑力的秀英炮台。

炮台修筑历时四年,耗白银二十余万两。炮台依山而建,占地近六十亩,有拱北、镇东、定西三大炮台,和振武、振威两小炮台,共五座。每个炮台均有明暗两种建筑。材料就地取材火山石,还有红毛泥(即洋水泥)。大炮放在位于半地穴式炮位的炮基上,大炮从德国最有名的克虏伯兵工厂进口,射程约十余公里。该炮为撞击式点火,比当时普遍使用的炮尾火种点火先进得多。

面对琼州海峡海口湾的秀英炮台为东南最大,被誉为“海南第一炮台”。与天津大沽口炮台、上海吴淞炮台、广东虎门炮台并称为“大海防炮台”。

林海疆决定占领南海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在秀英村修建炮台要塞,以拱卫海南防卫,不过最让林海疆头疼的不是炮台,而是海南的黎乱,海南岛历朝历代基本都是发配流放犯人之用,本岛绝领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