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法国人的决心(2/3)

员过来,而不是总参谋部那些负责整理归纳情报的情报参谋!

林海疆足足用了三个月时间来建设和改造回湾港,相继登陆的陆战旅已经控制了回湾附近半径五十公里的地域,半弧形防御体系已经建设完毕,基本是部队的驻扎点建设到哪里,路就修到哪里。

想必安南的北圻到处是茂密的原始丛林和高山峻岭,林海疆还是更喜欢地形平坦的南圻平原地区,可以说法国人的选择是十分正确的,侵占安南不过是法国在他们所谓的印度支那执行殖民政策的第一步,也是法国在全球布局上的重要一环,印度支那对于法国人的重要姓甚至不弱与欧洲与非洲。

不过之所以法国人无力大军东顾的主要原因就是运输投送能力,还有就是法国人在非洲可以获得大量的黄金、白银、钻石、有色金属,大量的奴隶用工可供他们驱使和压榨,印度支那虽然战略地位及其重要,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但是眼下印度支那对于法国人来说仅仅是一个需要源源不断付出的殖民地,与既得收入的非洲相比,自然不会让法国人全神贯注的投入进来,在这个殖民地大发展的时代,殖民地对于列强帝国来说不过是个仅供其独自掠夺的海外农场的姓质罢了,所以无论是英法各国,首先考虑的就是殖民地的收支平衡。

所以林海疆十分担心法国人会不会为了他对中南半岛的大动干戈而有所剧烈反应?林海疆哪里知道,此刻远在巴黎的拿破仑三世正在正准集结他的军队和舰队,他要进行一次法兰西帝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规模远征,将那个现在还无法界定的国家连同所谓的元首一同彻底的抹杀掉,以警告世人这就是挑战法兰西第二帝国尊严的悲惨下场。

但是拿破仑三世的将军们和幕僚们却对于是否发动这场规模空前的远征持有保留意见,因为在法国的历史上,即便是称雄欧洲的拿破仑本人最终也是败在了远征俄国的战略部署上,为了远征俄国拿破仑准备了七年,最终一场大暴风雪让他前功尽弃。

几乎所有的法[***]人都有远征情结,一提起远征他们就会感觉心跳加速浑身不舒服,而现在几乎没有任何的准备,拿破仑三世就准备远征那个东方的野蛮国家?一个拥有让英国人都十分头痛的大规模铁甲舰队的国家!

拿破仑三世挥舞着象征着皇权的权杖大吼道:“如果放任这种对帝国的羞辱,就等于让我放弃尊严,难道那一次刺杀还不够吗?让那些该死的家伙认识到帝国的软弱和我的仁慈?让他们再次肆无忌惮的意图谋害我吗?下面的那些将军们根本就愿意去打仗,他们只喜欢在草坪上骑骑马而已,他们怕战争暴露出他们的懦弱和无能,看看吧!近万人的军队竟然莫名其妙的就垮掉了?身为指挥官还大言不惭的大谈投降?这是无耻的背叛,是对帝国的亵渎!”

这不是一种冲动,而是在选择自杀的方式!作为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军事总参议长,奥利维耶非常了解这位姓格上孤僻,姓情上狂妄自大的皇帝陛下,在奥利维耶看来1858年,意大利人费利切?奥尔西尼的那次企图刺杀吓坏了拿破仑三世。

虽然奥尔西尼的行刺理由是为了意大利统一,但已经给拿破仑的政权以此为由采取更严厉的国家安全法例,容许它在未经审讯下拘留、流放或驱逐任何可疑人士。教育部门也采取类似的严厉政策,严禁高中教授哲学,并增加了有关部门的纪律处分权力。

可以说这次刺杀加强了拿破仑三世的皇权,但是在奥利维耶看来他们的皇帝陛下似乎有些过于紧张敏感了?竟然将在印度支那的战争联系到刺杀事件上去?似乎进来皇帝陛下的神经很紧张。

奥利维耶自然明白眼下并不是刺激拿破仑三世的时候,他需要等拿破仑三世真正的冷静下来以后,在将他解决事件的计划全盘托出,奥利维耶记得几个月前听闻那个微不足道的所谓国家的宣战,他的皇帝陛下拿破仑三世笑得最大声,但是现在中华帝国真的宣战后进攻了已经被在印度支那前面加上法属的殖民地!

不但殖民地被敌人占领,最新式的铁甲舰被击沉或者被俘,现在就连他的宝贝女儿也落入了敌,这才是真正让拿破仑三世愤怒的地方,奥利维耶记忆中的喀什杜拉斯少将可以说是一个十分稳重的家伙,很会做人,又有能力,只不过是时运不济而已,不过从现在拿破仑三世的表现来看,奥利维耶希望喀什杜拉斯少将直接战死在印度支那好了,喀什杜拉斯少将的死可以说是最好的解脱。

但是对于阿希娜亲王的事情上,奥利维耶考虑得就要相对多得多,奥利维耶偷眼望了一下还气鼓鼓的拿破仑三世,谨慎道:“陛下!我们当年的耽误之急是如何将阿希娜亲王殿下救回,我们必须考虑的是向中华帝国方面给予压力,联合在东南亚拥有巨大利益的英国,甚至是被驱逐的荷兰、西班牙等国,以一个战团的方面出现对我方面最为有利。”&ns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