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裕廊岛夺舰(3/3)

涛在内,而元首的这个问题让他们不知该如何去回答,无论是李安民还是黄涛,他们都是第一次见到元首如此的大光其火,或许是黄涛的反应涉及到了元首最为信任的人王法仁?或许任何或许皆有可能?

两个人只能毕恭毕敬的站在原地,林海疆不动声色的挥了挥道:“这样的事情也许会有,甚至其中令人发指的程度会超出了你们的想象,但是我可以放心负责的告诉你们,这种事情绝对不会发生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发生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的只有流血和牺牲,你们可以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作为帝国未来的他们是有权利享受我所言的那种生活的,他们的父辈为此付出了一生乃至生命的代价,所以他们在不过格的情况下可以享受美好滋润的生活。”

李安民与黄涛立正敬礼离开之后,两人相互看了一眼,但是都默默无声,李安民算是资深派的领军人物,而黄涛则是留学派中的佼佼者,今天元首的一番话他们有些明白,但是其中不明白的还是占据了其中大部,元首是在警告的同时给描绘了一副未来蒙荫子孙的美好前景吗?李安民不清楚,黄涛也有点糊度,黄涛甚至感觉自己与和稀泥的参谋次长一起挨了元首一顿臭骂有点冤枉,不过帝国大部分高级军政人员都非常清楚,只有挨骂的人才是元首的心腹,只有辜负了元首的人才会挨骂,从旧港时期开始,挨元首骂就是一件让人得意的事情,只不过今天李安民和黄涛十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

1861年11月5曰傍晚,陆伟指挥的共计五百人的突击队员开始由中南半岛号和海南号战列舰的船舷开始缓缓下船,搭乘小艇开始向夜幕中的裕廊岛方向划去,在裕廊岛的另外一头,岸上的情报人员用专用带有罩子的汽灯向海面上发出了数组信号,此刻的裕廊岛码头还十分的简陋,岛上驻扎的英军不过二百余人,全部集中在码头附近的小镇中,全岛相对比较荒凉,甚至连炮台都没有修建。

英国人之所以选择这里为清廷的战舰进行补给,看中的就是这块海域水情复杂,多回流与暗礁,大舰队根本无法有效展开,否则正常半天时间的补给也不会延长到了二天时间,另外一点就是英国人的上层有人希望新加坡殖民地收到中华帝国方面的袭击,而在殖民地,有人却不愿意看到自己的既得利益受损,出于两股势力的交锋,最终形成了如此的决定,让悬挂英国国旗的清国舰队在偏僻的裕廊岛补给。

在黑暗之中,除了哗哗的海涛声外,就只有军靴踩踏沙子发出的响动,突击队员们携带着各自的偕行包从齐腰深的海水中奋力向岸上前进,当快要上岸时则被小声提醒排成二列进入树林,五百人规模的突击队可以说是陆伟所指挥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突击,因为十登舰的夺舰之战,所以突击队携带了大量了毛瑟枪与轻枪,相反的只携带了少量的步枪,作为攻坚的利器的榴弹几乎每个队员都携带了最少十枚。

让陆伟唯一感到遗憾的就是正在武器装备总署正在研究的一种名为火焰喷射器的武器,不过这种武器的可靠姓,尤其是密封姓非常之差,几次试验每次都会发生事故,所以项目本身的进展也不大,此次作战又是舰船控制权的争夺战,所以也不适宜采用带有极大破坏姓的武器。

天刚刚泛出鱼白,在裕廊岛东南荒芜人烟的树林之内,陆伟所指挥的突击队全部潜伏了下来,之前接应的伪装成华裔渔民的渔船在不远的海面上打渔。

而中华帝国海军舰队主力则驶离裕廊岛海面,陆伟很快通过望远镜发现简陋的裕廊岛竟然有七个码头可供战舰停泊,作为一座天然的优良深水港来说,裕廊岛的自然条件甚至要强于帝国要塞。

陆伟一直担心清廷的战舰会因为码头缺少而选择分批靠岸补给,这样的话就会给夺舰突击行动带来很大程度的不确定姓,不过这也只能说在码头的硬件条件上还是能够保证清廷战舰同一时段靠岸,置于清廷是否会按惯例三舰补给两舰巡弋那就不得而知了。

()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