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目标山海关(2/2)

这是尼古拉一世给他的一个圈套,但是面对这个圈套已经遥远的远东,契科夫最终还是动了心!

1864年1月10曰,林海疆视察了位于抚宁地区的前敌总指挥部,可以说随着中华帝国的不断胜利,前敌指挥部也一次次的前移,林海疆这个总指挥也开始退居二线,张正作为此次战役的前敌总指挥,自然十分上心尽力,张正非常清楚,楚了高奇在四川可谓是施政军政大权在握之外,就属自己这个灭清前敌总指挥最为风光了,下属的六个军团以及海军陆战队五个旅的兵力让张正此刻信心十足。

虽然得知俄国人已经抵达了山海关一线,并且开始构筑工事,但是张正有绝对的信心一战而下,此刻张正中握有除了二个最新抵达的重炮师之外的七个炮兵旅,共计八百余门火炮,在强大的饱和轰击炮火面前,一切的敌人最终的下场就只有灰飞烟灭。

林海疆在张正的陪同下视察了参战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统帅部直属军团,可以说此番视察是林海疆突击姓的一次大抽查,因为此次参战的都是帝国的老牌军团,可谓是精兵强将,林海疆拿出了帝国的最佳阵容,在他看来也算对得起满清和俄国人了,如果满清能够提早自动退位不用自己发动此次关东战役的话,林海疆还真的考虑给予满清皇室一定程度条件下的优抚,非常可惜的是满清的余孽根本没有退位的打算,所以无奈之下,林海疆只好将准备用于优抚的费用充当军费,反正都是给满清用了,只不过是用的方法不同而已。

林海疆详细的视察了前沿部队的供给情况,部队的物资、弹药储备,以及部队对东北严寒气候的适应能力,这些都是关系到这场战争胜负的关键点,在历史上对俄国的作战中拿破仑、以及后世的希特勒都惨败于了俄国的严寒之下,而且林海疆的部队中北方士兵极少,对于冬季作战本来就有一种抵触和恐慌,林海疆利用完善的后勤保障和几个月的训练,让部队逐渐的适应了东北寒区条件下的作战。

为了此次进攻,帝国后勤部门将全部存的五型棉皮防水帐篷全部下发到了班排一级,在实际应用中虽然这种帐篷的效果并没有后期部门所说的那么理想,但是相对各种蒙古包、满清皮帐篷等来说还是相当的不错,外部零下二十度,内部在不升火的情况下温度依然能够保持零上三、五度的温度。

为了配合部队的适应能力,林海疆给各个部队制订了一个攻击的尺度,那就是每天前进十公里!大兵团缓缓推进,虽然样极大的浪费了物资和补给,但是同样可以给进攻的部队一直身处大后方的感觉,毕竟这是帝[***]队第一次面临严寒条件下作战,不由林海疆不谨慎起来。

部队高昂的士气让林海疆感到非常的满意,而且帝国后勤部军事物资供给中心配给的各种食品也非常受到基层官兵的欢迎,由于之前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战役中帝[***]队并未遭遇清军的顽强抵抗,大量的炮弹被运抵了燕京、唐山等地的供给中心和物资转运站,作为总指挥的张正计划着将这些炮弹全部砸在山海关一线的俄军阵地上,张正相信如果给予俄国人狠狠的打击,那么清军也许就不战自溃了,清军敢于坚守应战的勇气大部分来源于俄国人,所以第三阶段战役一开始,张正就准备将前二阶段没用上的炮弹都留给了俄国人,给俄国人一个盛大的焰火欢迎仪式。

()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