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理顺(1/2)

这件花钱的事大家一致批准,可是谈起另一件,梅秋萍和冯玉萱却怎么也兴奋不起来。

还是开面馆这事。

冯振昌现在也有些想明确,拦不住,生意他们一家也做不完,既然如此,还不如按儿子说的,现在退一步,以图将来。

自己吃亏,别人赚钱,这样的事谁都不干,自己付出一些,让别人赚钱,自己也得到些回报,还能进步名誉,这样的事,还是可以考虑。

在省城那么些天,梅秋萍和冯玉萱实在也想明确了这个道理,就是情绪上还吸收不了,说白了,就是不愿意别人平白无故的随着沾大光。

当初他们穷的年都过不下往的时候,也没人带着他们赚钱啊!

当然,现在吸收不了也得吸收,其它人不说,二舅今年再请求,要是还不批准,那以后梅家湾对梅秋萍两口子的评,确定极差。

嫌贫爱富的人多,那些前一刻还在你家说着奉承话,后一刻转过身往就骂你为富不仁的也尽不在少数。

除非他们家一会就一直呆在外面,跟老家的人老逝世不相往来,不然这些问题始终回避不了。

不得已,在冯振昌的主持下,一家人凑在一起,一条一条的想,不能随便把东西都一▽▽▽▽,¢.︽.n≯et股脑的教给别人,然后让他们还来跟自己争,做生意,假如把一切都寄托在别人的道德素养上,那你就等着哭吧!

不过这样的事。他们三个都没接触过,说出来的好多都不在点子上,冯一平看了有些着急。这样商量半个月,有用的也拿不出几条来。

不就是加盟嘛,快餐行业的加盟他没经历过,但是各种国际国内著名手动、气动、电动工具的加盟他都熟啊,行业不一样,表皮不一样,大致的内核还是差未几的。

于是他主动请缨。“爸,妈,我在省里图书馆看过这些方面的书。要不我先拟一个出来,你们再改改?”

大年的这天,冯一平一整天都呆在家里,坐在火盆边把这份协议写了出来。然后再三修正。很是郑重。

没措施,这可能是他们家出的第一份正式的纲领性的贸易件,决定了至少未来几年内面馆的走向和发展,现在多完善一分,以后他就少操心一分。

初四那天,四叔用校的油印机印了几份出来,冯振昌把那些问过他的人叫到家里,几人一份发了下往。“我冯振昌也是个念旧的人,自己赚了些钱。尽不会忘了大家,你们想开面馆,我全力支撑。但生意就是生意,要把它做好总要守些规矩,所以我拟了这些条款出来,只要你们批准这些东西,该教的,该帮忙的,我概不推辞。”

在坐的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页纸的具体条款,不过好些看不大明确,用后来的话讲,就是有些不明觉厉之感,看了几条,都放在一边,以后有的时间再细看,他们也都知道,冯振昌断不会在这些纸面上的东西里,坑他们这些乡亲。

一个人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叔,只要你教我们开,你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只是这一家店好几万的投进,我们这钱都没着落,你看……?”

“这个我是真帮不上忙,你们不要看我似乎赚了不少钱,实在论起欠债来,我在村里也是数第一的,那些在店里做事的都知道,我现在单银行就欠着十几万的贷款,下半年就要还,还有这些店的房租,加起来又是一大笔,真是没有余钱。”

听他这么说,在坐的大多数脸色都暗了下来,他欠银行十几万这事,塆里这两天都在传,私下里说他们家是打肿脸充胖子的也有不少。

可是和冯玉萱说的一样,这个时节,塆里没有几家能一次性拿的出几万现钱,说白了,不少都打着找冯振昌帮忙的主意呢。

“钱还是要你们自己想措施凑,回往发动亲戚朋友,一家不够就十家,十家不够就二十家,大家先凑一笔出来,今年你先往开店,赚钱了,这笔钱又能让下一家出往开家店,这样下往,几年的工夫,本来的这些家都能出往。”

在这方面,不得不佩服江浙一带的人,他们之中的好多,本来家境也都一般,刚开端做生意的时候,也要借好多家亲戚才干把本钱凑够,但他们很团结,这样一次凑一家,先赚钱的再帮带一下,然后一家家的都做起了生意。

看起来很简略很美好的事,在很多处所都复制不了,为自己想的人太多,肯先退一步的人太少。

比如,为什么要让他往开店,为什么不让我先往?家家都打这个算盘,争上个一年都没成果也正常,可能江浙那边,这时店都开起来了几家。

冯一平很想借这个机会,让塆里的乡亲也都养成这个习惯。

然后一个人又问,“可要是亏了怎么办?”

坐在旁边的四叔这时听不下往,“能怎么办?你自己扛呗,还想别人帮你出啊!”

“不是,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担心到时亏了,这笔钱还不上,那些亲戚还不把我逼逝世。”

“那这个就你自己想,天下没有永赚不赔的生意,赚钱都要遭遇险。我只能说,按着我这上面的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