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满地烟雨(1/3)

等蒋欢回家后,徐亦达跟她提起马重阳邀约自己要一起考研去北京的事情,蒋欢很是生气。 us她唠叨起来:“你这刚失业了一段时间,好不容易才去了农场上班,虽然路途远一些,但是好歹是个正经工作。这些年来,你先是去上海考研修生,又去湖南大学考试,每次都让我提心吊胆。我看你就是不想跟我过了。”

徐亦达耐心解释着:“我这样做,不还是为了咱们家庭的未来考虑吗?你看北海市的确现在陷入了困境,那么多的烂尾楼毫无起色,现在倒是来了一批玩传销的外地人,每天在高德镇那里的居民楼盘踞着,我看全是一帮骗子。我之前的期货公司已经衰败了,你们外贸行业也一直不景气,咱们一定得靠自己奋斗才能改变命运啊。再说了,别看我不断折腾,又失业之类的,家里的经济情况我还是一直上心,这买房的钱基本都是我父母家出的,买摩托车的钱还找他们借了一些。就算再困难,我们还挤出银子来,资助你的弟弟妹妹上学,我已经做得相当不容易了。”

提到钱的问题,蒋欢则更不愉快了:“我家里的确经济条件困难一些,资助弟妹上学也是没办法,不过他们毕业后也会帮助我们的。”

徐亦达头称是:“资助他们的确也是应该,不过我只是想着未来我们需要有所变化,努力奋斗,才能改变现状啊。如果继续安于现状,真是危机四伏。你看马重阳他们两口子,条件都比我们好,不也想着考研离开北海吗?”

蒋欢扭头过去:“每家情况不一样,你不能简单拿他家和咱们家来对比。”

两人吵起架来,都是年轻气盛,互相都不让步,实在是无解。只能各自憋着一股气,两人不欢而散。

五一劳动节期间,徐亦达大学同学余跃带着新婚妻子来北海玩,徐亦达直接把他两人带到家里来住下了。除了安排带着他俩游览了北海的各个景之外,闲余在家的时候,徐亦达跟余跃在家里喝起了小酒。

余跃是驻马店市的,现在工作还算顺利,去年调到了一家市里的药厂,现在算是车间副主任了。喝了两瓶啤酒后,他的面色红润了起来。他问及亦达这几年的感受来,亦达也是一吐为快:“咳,我现在厂里待了一年,又在期货公司折腾了年,现在刚到农场来,的确想考研究生出来,只是我妻子有些不乐意。”

余跃嗯了一声,他说道:“毕业几年了,我打听了一下,毕业分配在工厂的同学们看来都不是很顺利。济南的张晓东已经换了一家企业;洪永国在洛阳水泥厂,已经去广东打工去了;粟凡也从许昌厂里出来了,目前联系不上了;我这已经算是稳定的了。”

徐亦达回复着:“看来当时考研,或者之后考研的同学应该发展得还可以。”

余跃头:“厂里的确发展空间太小,跟你情况类似,我也想考研了,不过我媳妇是支持我的,我们不愿意留在驻马店,那里是让我伤心过的地方。”

徐亦达端起啤酒来跟余跃碰了一下:“驻马店不是号称是骗子总部吗?你有啥伤心事啊。”

余跃的眼神有些迷离:“其实我们驻马店店人都挺老实的,外面瞎传的那些骗子之类都是极少数人,全国其实每个地方都有不靠谱的人,更多的人还是本分可靠的,况且我们驻马店一直都尊师重教,传统文化其实传承地相当可以。不过驻马店让我伤心的却多是一些之前的家族历史。对了,你听说过758洪水吗?”

徐亦达摇摇头:“我还真没听说过。”

余跃娓娓道来:“758洪水就是指1975年8月发生在驻马店的水库溃坝事件,也是截止到目前在人类历史上破坏程度最大的水库溃坝灾难。那年由于超强台风导致的特大暴雨引发了淮河上游的大洪水,驻马店的数十座水库漫垮坝,京广铁路线被冲毁了10公里,铁轨都被拧成了麻花,全县死伤惨重。”

徐亦达的脸色沉重了起来,他追问道:“这段历史我还真不知道。”

余跃继续说道:“我当时年岁尚小,却算亲历者。当时我家在遂平县城,外婆家在阳丰公社下面的小村子,大水来的时候是在半夜,根本无法防范;再说了,十米高的巨浪一路推进,连多年的大枣树都连根拔起,何况那些土坯房子。全村100多人,灾后统计半数生还,其余人员均遇难了。我的外婆和表弟均被洪水冲走遇难,而且都没找到尸首。小舅当时1岁,还好打小熟悉水性,被大水冲了十几公里后一路漂到县城附近才被人救起,天亮后他只穿着裤衩到县城家中找到我们,身上到处都是被刮擦的伤痕。大水过后,几万具尸体被就地掩埋。整个遂平县辖区下的死亡人数应该是在万到4万人左右。所以有种说法,第二年遂平县农村的麦子长得特别好。”

徐亦达想了起来,似乎自己中学时代读过关于这场洪水的相应材料,只是没想到灾情如此严重。

余跃的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了,他继续说道:“我的父亲当时在县高中任教,他会游泳,一直是县里守卫堤坝的冲锋队员,晚上要一直在河堤上值班,当晚雨越下越大,有人说守不住了,让父亲回去通知大家。他下堤后回到学校里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