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章、幽州男儿(1/2)

弘农郡,官道。

盖勋带着随从,策马缓缓往关中而去。

他去就任京兆尹。

准确的来说,他留在天子身边太久了,让一些人畏惧了,便想出外任的法子给踢出了雒阳这个权利中枢。

他太刚直,也太忠直了。

当着如今简在帝心的蹇硕之面,直接直言不讳的说天下各地叛乱主要起因,是宦官们的宗族子弟横行不法和鱼肉百姓。

还和宗正刘虞、中军校尉袁绍等人密谋,要诛杀宦官。

让原先相互看不对眼的张让等中常侍和小黄门蹇硕,都忌惮不已。

觉得让他留在天子身边,就是一个祸害。

恰好此时,原先的京兆尹被免职,司隶校尉张温觉得盖勋之前有过以名声让叛军不敢冒犯的事迹,举他为京兆尹以安人心。

张让及蹇硕等人闻讯,便不约而同的复议,扔出了“非勋不足安京兆”的说法。

因而,天子刘宏只好忍痛放人。

毕竟京兆是旧都,大汉一半的皇陵都在那边,意义非凡。

盖勋有些可惜诛宦官之谋半途而废,但也无所谓。反正对于他来说,去哪里任职,都是在为大汉效力。

一直跟着他身边的王达,也有些可惜。

不是对关东风貌没看够。

而是遇上了一个家世显赫、位高权重,却愿意和他相谈甚欢的关东人。

让他来雒阳被鄙夷了两三个月后,依旧觉得人间尚且值得。

是沛国谯县人,如今官职为西园典军校尉的曹操。

按道理来说,他一个边陲鄙夫、籍籍无名的白身,是没有机会认识曹操这种人的。

就算认识了,也不应该有交集。

然而,世上之事就是这么诡异。

曹操与袁绍自**好,而盖勋与袁绍密谋诛宦官,一来二去,身为盖勋绝对信任的人,王达就进入了曹操视野里。

刚好,曹操如今的志向,依旧还是要当大汉的征西将军、以战功封侯。

没有带着门第观念看人的曹操,听闻王达是华雄的发小后,便有事没事的邀王达叙话饮宴,了解西凉那边的情况。

说实话,王达有些受宠而惊。

虽然他知道以自己的家世、身份、才学以及能力等等,这辈子都不能成为对方的友朋;也知道对方善待他,主要是想了解西凉的状况。

但他一点都不介意,也很心满意足。

因为来到雒阳后,曹操是唯一没有鄙夷他是边陲鄙夫的人。

不像那个和盖勋相处甚欢的、仪表堂堂的袁绍,连拿眼角偶尔扫到他,都觉得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尤其是曹操,很会做人。

在自己随着盖勋前去京兆的时候,他竟然送行了。

还捎上心意:一个砚台。

“子显,你祖辈乃关东人,这是我从乡里带来京师的,赠你当作别之礼。你日后行文案牍之时,见物可慰怀。”

他是这么说的。

让王达在那一瞬间,觉得雒阳的风沙也有些大,喜欢往人眼睛里钻。

我以后一定会将户籍,转回关东的!

就算我转不了,也要夯实基础,让子孙后代凭借功劳转回去。

王达依依不舍挥手给曹操道别,跟着盖勋马蹄缓缓离开雒阳,目光望去关中三辅之地,落在西凉边陲,决绝无比。

.................

幽州,辽东属国,石门。

一场浩大的追逐战,正在上演。

前方逃窜的队伍,从服饰不一可以看得出,他们是胡汉杂陈的幽州叛军。

是的,自号弥天将军、安定王的张纯张纯惨败,尽弃辎重而亡命。

而后方追逐的红色洪流,自然是汉军。

前驱数十骑,皆乘坐白马,挎弓持矛,端得彪悍。

为首一人,有姿貌,蓄美须,手持双刃长矛,驰马奋勇向前,呼声不绝。

他是公孙瓒。

字伯圭,出身辽西望族公孙氏,家世两千石。

但公孙瓒生母身份低微,并没有入朝为郎,而是从郡中小吏做起,一刀一枪拼到了如今的骑都尉官职。

从底层奋斗起来的人,性格里通常少不了坚韧。

往难听了说,就是固执,或者刚愎。

公孙瓒也差不多。

因而,他在大破幽州叛军后,就马不停蹄的追逐而来,想扩大战果,将此战主将张纯首级拿到手。

而不是听从从弟公孙越的谏言。

比如,公孙越说此战已经缴获了叛军掳掠的男女以及财物,应该先安抚人心。

还有穷寇莫追。说以这种追击速度,步卒无法跟上策应。仅仅以骑卒追击,太过于深入了,会被切断后路埋伏。

等等。

对此,公孙瓒只是高高举起了双刃矛,大声咆哮:“西有虎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