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9 商照期末考试(四)(1/2)
一时间,之前与hongchang的聊天记录就突然在脑中浮现。>
这一幕恰到好处。>
就像是两位教员已经事先通过气,已经都知道了我心中所想。chonghun应该都知道,学员们惧怕他,因此想着法子躲避与他的考试。>
顿时,心里又在想:是不是他会因此而动怒,然后……>
不得不说, 他的笑容和做事的方式有很大的反差,让我一时间很难弄接收过来。>
我清了清脑中的杂念,大致看了一下他的电脑屏幕。看样子,也是刚飞下来,他上一班的学生是韩国学生,因此就会有更多他们自己母语间的交流。>
又有些奇怪的是, 校方不允许说中文,却没有禁止说韩文的规定。这可能是由于他们韩国学生的出价比我们的高,相对自由一些。我们作为整体来说,还是受很多束缚的。>
他又转过头,和那位男学生交谈了几句话:“你看看,别人都已经快要飞完了,你也要加快进度啊。”>
简单地与他交代几句后,就走向我。>
抬起手,看了看腕表:“我们准时开始。”>
由于他这一次并没有表现出太过于强硬的态度,因此我恰好暂时压制住了对其的紧张。>
按照顺序,进行航前的一系列检查。他对于航前的这些也没有太过在意。但是,所有的教员需要做到的都是——确认燃油都是满足最高限制位置的,大致为每一边24.5加仑。>
在起飞后,右转爬升到没多久,最多只是刚好满足了一千英尺的裕度。他就要求我进行一系列的机动。>
我心想,有这么着急吗,就算节省时间,按理说也是需要过几海里才能继续呀。>
但是他没有给我多想的时间。>
第一个就是出人意料的——大坡度盘旋。这可不是普通的四十五度,而是整整五十度。别看这看似只相差了这么一点角度,但是实际上坐在飞机上, 所受到的载荷是以曲线的形式展现的。>
我习惯性地认为若是要进行这种程度的坡度,进入五十度前,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因此,我自认为没什么的时候,chonghun可就看不下去了。>
“你在干什么,为什么不进入旋转??”>
他转向左侧,伸过手就要有下一步的动作。>
“我……”>
我刚说了一个词,没有任何预兆的,他就强行让我进入了旋转,几乎直接转到了五十度的角度。>
这突然的角度变化,不只是一个参数的变化,势必会带动很多的数据。最直观的判断,就是飞机上的高度直降。>
安全方面自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毕竟人在本能地看见飞机下降过后,我们都会对控制盘进行操作,进行拉升。>
然而,最要命的是这些都是要满足一定的参数范围的。>
不是单纯的简单拉升,还需要控制在正负五十英尺的范围。这其实是一个很离谱的范围,实在是太小了。>
就拿飞机上的仪表盘来说,就与时钟上的小时格子一样, 那就是一百英尺。>
在做机动的时候,我们一般会选择后缀是500或者1000的高度。例如6500英尺或者是7000英尺等。>
在飞机上,稍微遇到一些颠簸,有个五十到一百英尺的波动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当然,这是不包括于自动驾驶仪存在的。因为,此航校的飞机并没有给我们设计或者是配备了相应的设备。>
然而,有些值得玩味的是。在校方给出的赛米诺检查单上是有这一条的开启的。我还记得之前问luc的时候,他避而不答,实际上就是因为我们这边没有安装而已。说白了,就是一些低配版的,直到很后面才明白了自动驾驶仪的好处所在。>
因为,有听说过韩国学生的仪表阶段,是可以用自动驾驶仪的,那会大幅度的减少飞行员的工作负荷。>
而每天,在雷德蒙德机场一定是有大量的风元素存在,因此颠簸是避免不了的。>
最直观的反应,就是不能有效地控制好飞机的高度。而这个不是一个维度的存在,是有多维度的干扰的。就不如空速的控制。>
在此之前,觉得说好像高度控制好就好了,也没有太过难的存在。>
而现在,随着后期训练的深入,在研读了相应的评判标准,才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差距在哪里。>
空速也是有要求的,正负十节。>
本来正常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最多油门稍微补一点就好了。但是我当时由于控制得太多或者是太频繁了,因此总体的数据都是呈现巨大波动的状态。>
我甚至都有些想放弃的冲动,想要努力地掰回局面,但是确实开头就是没有做好。后面,在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