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1/2)

那么王在晋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会经略辽东?我们先看一下王先生的履历——

王先生字明初,号岵云,江苏太仓人。[≈][].[].[]万历二十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江西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兵部侍郎。王先生最值得称道的是作了一部《三朝辽事实录》,保存了不少珍贵的史料,在下不才也要借助王先生的书,来叙述当年的事。

兵部尚书张鹤鸣为视师辽东复命时:“自辽患以来,经略死难系狱,累累匪一……今日经略,难于前日之经略万备矣。王在晋铁骨赤心,雄才远略,识见如照烛观火,肩重如迎刃理丝,但秉正不阿,人醉独醒,独臣于在晋两人耳……在晋不足惜,如辽事何,此今日酿辽事大祸根也。此臣不顾嫌疑,不顾仇害,为国家大计而吐肝胆于皇上之前也。”这些话的意思归结起来就是,王先生是个了不起的人才,简直就是诸葛在世,所以我才不避嫌疑推荐。

然而王先生到了山海关其实什么都没有做,只过足了老板的瘾,——连运关外存粮的活,也雇蒙古人代做,他老人家只在关里著书作序。

好不容易想来做一件事,就是在山海关外筑城来保护山海关,又遭到了袁崇焕等人的一致反对,后者更把这些反对的意见直接递给了中央领导。领导也搞不清究竟谁对谁错,就派了一位牛人过来。

要问这位牛人是谁?就是名末著名的战略军事专家孙承宗,孙承宗还有一个外号叫作孙老师,我们刚介绍了王先生的履历,不得不也介绍下孙老师的情况,各位看官要一定要今天更新的章节没有什么内容,光介绍履历了,这两位又不是来我公司求职,看他们履历干啥?

因为这是个不得不的人,明朝当时固然没有认识到孙老师的厉害,但清朝后来的皇帝了一句大实话,假如有孙承宗一直经略辽东,清朝根本就进不了山海关。

那我要假如辽东这片宁静了,明朝根本就不会发生金融危机,而陕西的那些猛人也断不至于造反成功,那么历史······

废话少,赶紧点正事,孙承宗(156年-168年),字稚绳,号恺阳,谥忠,明朝北直隶高阳县南街村(今属河北省)人,明万历六年(158年),孙承宗中秀才,年仅16岁。而后,孙承宗曾先后给大理寺右丞姜壁和兵备道房守士做家庭教师,并逐渐接触官场。

孙承宗万历二十一年(159年),孙承宗到北京,入国子监读书,次年中举人,后屡次参加会试,均未中式。房守士升任大同巡抚,孙承宗随行。大同是当时明朝的边城重镇,承宗对军事有着浓厚的兴趣。“杖剑游塞下“,结纳其豪杰,与戍将老卒,周行边垒,访问要害阨塞,相与解裘马,贳酒高歌。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又到北京考试,这次一举高中第二名——榜眼,进入翰林院。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以左庶子充日讲官,进入詹事府做事,辅导当时的皇子朱常洛学习,即后来的明泰昌皇帝,泰昌帝继位仅一个月就驾崩了。因此,泰昌帝年仅16岁的儿子天启皇帝朱由校继位。孙承宗继而做了天启帝的老师。这样,年近花甲的孙承宗,依借帝师的地位,逐渐地进入了明朝后期政治权力的中心。后来成为了东林党的骨干成员。

明天启二年(1622年)孙承宗升任为礼部右侍郎。后因明朝丢失广宁,辽东经略熊廷弼去职,天启帝以孙承宗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他上任后,上疏条陈当时军事体制与作战指挥上的弊端。

王再晋筑城的事到了首辅叶向高手里,叶向高难以决断,就向孙承宗咨询,孙老师我也不明白,我去现场看看再吧。

于是孙老师就来到了山海关,实地勘察以后就有了以下的著名对话:

“新城成,即移旧城四万人以守乎?”孙承宗问。

王在晋答曰:“否,当更设兵。”

孙承宗又问:“如此,则八里内守兵八万矣。一片石西北不当设兵乎?且筑关在八里内,新城背即旧城趾,旧城之品坑地雷为敌人设,抑为新兵设乎?新城可守,安用旧城?如不可守,则四万新兵倒戈旧城下,将开关延入乎,抑闭关以委敌乎?”

答:“关外有三道关可入也。”

问:“若此,则敌至而兵逃如故也,安用重关?”

答:“将建三寨于山,以待溃卒。”

孙承宗责问:“兵未溃而筑寨以待之,是教之溃也。且溃兵可入,敌亦可尾之入。今不为恢复计,画关而守,将尽撤藩篱。日哄堂奥,畿东有宁宇乎?”严厉批评了王在晋画地为牢、坐以待毙的危险倾向。“在晋无以难”,但仍固执己见。

这是明史的记载,而在王先生的书里,是是山上有三座山寨,若有逃溃可以奔向那里,而旧城也有三道关口可以进入。

孙承宗问兵法乃是置之死地而生,为什么要为他们提供逃跑的便利?

王经略回答,这几万边兵都是老兵,特别擅长逃跑(边兵善走),虽可杀死逃兵,但大批士兵逃跑时,亦无济于事。所以我用“两城”的设置,既是依仗城池而稳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