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节(2/4)
本100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00
220x5年12月1日确认利息、公允价值变动
借:应收利息0000
贷:投资收益0000
借:银行存款0000
贷:应收利息0000
债券的公允价值变动为零,故不作账务处理。
20x6年12月1日确认利息收入及减值损失
借:应收利息0000
贷:投资收益0000
借:银行存款0000
贷:应收利息0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200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00000
由于该债券的公允价值预计会持续下跌,a公司应确认减值损失。
420x年12月1日确认利息收入及减值损失回转
应确认的利息收入=期初摊余成本1000000一发生的减值损失2000000x
=24000元
借:应收利息 0000
贷:投资收益 24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6000
借:银行存款0000
贷:应收利息0000
减值损失回转前,该债券的摊余成本=1000000一200000一6000=94000元
20x年12月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950000元
应回转的金额=950000一94000=l56000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5600
贷:资产减值损失156000
第七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一、新旧比较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是在对2001年发布实施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原制度进行修订的基础上完成的,新准则与原制度相比,主要差异变化如下:
一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进行了重新分类
1金融资产的分类
按原制度要求,金融资产应划分为以下几类:1货币资金;2短期投资;应收票据;4应收股利;5应收利息;6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8长期股权投资;9长期债权投资等。
按新准则要求,除长期股权投资准则所规范的股权投资等金融资产外,企业应在取得时将其划分为以下四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金融负债分类
按原制度要求,金融负债应划分为以下几类:1短期借款;2应付票据;应付账款;4应付股利;5其他应付款;6长期借款;应付债券;8长期应付款等。
按新准则要求,企业应在承担金融负债时,将其划分为两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2其他金融负债。
二金融工具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
原制度对股票债券等短期投资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新准则要求对衍生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采用实际利率法摊余成本计量。
三衍生工具纳入表内核算
原制度仅要求将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表外披露;新准则要求将衍生工具纳入表内,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二按照重新分类后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分别进行确认和计量
原制度没有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原则作出明确规定。
按新准则要求,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应当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一项金融负债。根据这一项确认原则,新准则所规范的衍生工具,均应予以确认,纳入财务报表内核算。
此外,新准则根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不同分类,对其后续计量提出了明确要求:
1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新准则规定,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
1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贷款和应收款项,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2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以及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计量。
2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
新准则规定,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对金融负债进行后续计量: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且不扣除将来结清金融负债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
2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负债,应当按照成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