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节(3/4)

的利得为100万元,两者相互抵销的程度可以计算如下:120100,即120;或者,100120,即8。如果该套期也满足以上条件一,那么该企业可以认定该套期是高度有效的。

企业至少应当在编制中期报告或年度财务报告时对套期有效性进行评价。

三、套期有效性评价方法

运用套期会计方法的条件实际上隐含了两项套期有效性评价要求:1预期性评价,即评价套期在未来会计期间是否高度有效。这就要求企业在套期开始时,以及至少在中期报告或年度财务报告日对套期有效性进行评价。2回顾性评价,即评价套期在以往的会计期间实际上是否高度有效。这就要求企业至少在中期报告或年度财务报告日对套期有效性进行评价。

一般情况下,企业难以实现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完全抵销,因而会出现套期无效的较金额范围。无效套期的形成源于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通常包括:1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以不同的货币表示;2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有不同的到期期限;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内含不同的利率或权益指数变量;4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使用不同市场的商品价格标价;5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对应不同的交易对手;6套期工具在套期开始时的公允价值不等于零,等等。

套期有效性评价方法应当与企业的风险管理策略相吻合,并在套期开始时就在风险管理有关的正式件中详细加以明。在这些正式件中,企业应当就套期有效性评价的程序和方法、评价时是否包括套期工具的全部利得或损失、是否包括套期工具的时间价值等做出明。

常见的套期有效性评价方法有三种:1主要条款比较法;2比率分析法;回归分析法。

一主要条款比较法

主要条款比较法,是通过比较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主要条款,以确定套期是否有效的方法。如果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所有主要条款均能准确地匹配,可认定因被套期风险引起的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可以相互抵销。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主要条款”包括:名义金额或本金、到期期限、内含变量、定价日期、商品数量、货币单位等。

企业在以利率互换对利率风险进行套期时,可以采用主要条款比较法。此外,以远期合同对很可能发生的预期商品购买进行套期保值,也可以采用主要条款比较法。例如,当以下全部条件同时符合时,可以认定该套期是高度有效的:

1远期合同与被套期的预期商品购买交易,在商品购买时间、地点、数量、质量等方面条款相同。

2远期合同初始确认时的公允价值为零。

进行套期有效性评价时,不考虑远期合同溢价或折价变动对其价值的影响,或预期商品购买交易的预计现金流量变动以商品的远期价格为基础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采用这种方法对套期有效性评价虽然不需要进行计算,但适用的情形往往有限,而且只能用于套期预期性评价。即使是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主要条款均能准确地匹配,企业依然需要进行套期的回顾性评价。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套期无效仍可能出现。例如,套期工具的流动性或其交易对手的信用等级发生变化时,通常会导致套期无效。

二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也称金额对冲法,是通过比较被套期风险引起的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比率,以确定套期是否有效的方法。运用比率分析法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风险管理政策的特点进行选择,以累积变动数即自套期开始以来的累积变动数为基础比较,或以单个期间变动数为基础比较。如果上述比率没有超过80至125的范围,可以认定套期是高度有效的。

应当注意的是,以累积变动数和单个期间变动数分别作为比较基础,可能会得出不同结论。即如果以单个期间变动数为基础,套期可能不是高度有效的,但若以累积变动数为基础,套期却可能是高度有效的。

例25一1甲公司20x年1月1日预期将在20x8年1月1日对外出售一批商品。为了规避商品价格下降的风险,甲公司于20x年1月1日与其他方签订了一项远期合同套期工具在20x8年1月1日以预期相同的价格作为远期价格卖出相同数量的商品。合同签订日,该远期合同的公允价值为零。假定套期开始时,该现金流量套期高度有效。

甲公司每季采用比率分析法对套期有效性进行评价。套期期间,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及其变动、被套期项目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及其变动如下单位:万元:

表25一l1以单个期间为基础比较

月1日

6月0日

9月0日

12月1日

当季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

100

50

110

140

当季被套期项目预计未来现金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